在工程建设阶段,很多情况都会导致工期的延误发生。为避免成本的增加,很多施工单位都会选择BIM技术用于保证施工工序的正常进行,并且借助BIM技术更有可能缩短工期,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本文以温州市某工程为例,阐述了BIM是如何达到施工预期的。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温州市七都岛片区七都南单元04-C-18地块,±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450m;建筑面积3843.39m²,建筑高度15m,局部10.8m,地上四层,地下室一层;结构设计使用
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防火等级为二级。本项目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技术,采用的预制部位包括预制梁、预制楼板、预制内墙、预制楼梯。其中二到四层楼板为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构件,施工面积为2250m²,单层施工面积为750m²。
因为本工程为装配式结构,所以质量和工期深受公司领导的关注,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都有严格的把控,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工期都会与相似工程的施工工期进行比较,以期达到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工期最短。在二层楼板施工装配式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过程中,发现本项目PK板施工工期较类似工程的工期有了很大程度的滞后。因此针对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工期的问题,展解了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发现,在施工工序中,安装施工与板带施工耗时较长,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解决方案
为了合理地减少施工时间,本文采用BIM技术中的3D模拟指导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对安装施工与板带施工这两道工序进行模拟,找到延误工期的原因,分析过程中每一条延误施工工期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给出每一项主要原因解决之后可节约的时间,最后达到优化施工工期的目的。
首先,根据以往使用BIM技术指导工程的经验对本项目可节省的工期进行预估,节省的工期主要分为以下3部分:
(1)PK板为整体型材,在吊装完成后,安装需要对板材进行线盒解口。为了优化工期,在材料到场之后,先通过BIM技术对材料解口进行定位,根据定位情况进行具体的施工,预计综合时间可以节省1d。
(2)预制PK板边缘有全现浇补空板带,在PK板吊装施工之前运用BIM3D模拟技术对补空钢筋预织,补空模板预铺的工序进行模拟,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预计综合时间可以节省2d。
(3)预制PK板肋板预留孔分布均匀,在固定位置,通过BIM技术模拟,对安装线管先预先加工套管,PK板施工完成后,直接将线管安铺到位,预计综合时间可以节省2d。
综上所述,通过BIM技术对这两道工序的施工进行指导,施工工期预计可以节省5d。
BIM技术对施工工期的优化结果
一层结构施工结束日期为2018年12月28日,如果按之前进度,二层结构施工工期为18d,施工完成时间节点为2019年1月15日。由此可见,通过BIM技术指导后的施工工期较原来施工方法的工期缩短5d,总体施工效率提高27%。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1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