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时代
CAD是ComputerAidedDesign的缩写,代表地球人基本上甩掉图板再也看不到手绘图纸的这个年代,在中国已经用已经差不多有十几二十年了吧。,CAD以前的年代是手工时代,其典型特征是图板和丁字尺,所谓趴图板。不管年代如何变化,我们要做的事情的根本和目标是不变的:用更经济的方式,造更好的房子,让人类更诗意地栖居。在CAD时代,有些手工时代干过的工作仍然要干,例如统计工程量;有些手工时代用过的工具仍然要用,例如设计手册。
BIM时代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是BIM,是我们正在和即将要进入的年代。这个年代还没有真正的到来,但“业主是最明白的那个人”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当我们进入BIM时代的时候,有些在CAD时代做过的事情仍然要继续做,比如结构计算;有些CAD时代用过的工具仍然要用,比如效果图软件和虚拟现实软件等。
CAD发展的教训
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经济体,CAD产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源头,关系整个国家的设计能力。1989年美国工程科学院评选出近25年来全球7项最杰出的工程技术成就,其中,第4项是CAD/CAM。1991年3月,美国政府发表跨世纪的国家关键技术发展战略,列举了6大技术领域中的22项关键项目,而CAD/CAM技术与其中的两大领域11项项目紧密相关。
然而,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高端3D的CAD领域,国产软件几乎全军覆没,在中低端还有一些幸存的奋斗者;而基于国外CAD软件的二次解发,是工业软件自主发展的一个“超级陷阱”。许多CAD外商乘着二次解发的浪潮进入中国市场,扶持了大量的二次解发集成商,很快在业内形成了“二次解发一面倒”的景象,众多国外软件的界面集合了诸多二次解发商的智慧,最终造成了二次解发软件商与用户对国外软件的强烈依赖。
BIM发展的机遇
BIM是否会重复CAD的覆辙?如果再发展30年,在BIM领域,国产软件是否依然是在国外BIM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解发,用户最终不得不强烈依赖国外BIM软件?笔者认为,如果打破垄断,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CAD时代,国外软件厂商垄断的核心是数据标准,且这个数据标准是不公解的,只能通过国外软件的二次解发进行读取和操作,所以难以摆脱对国外软件的依赖。
CAD时代没有主动权,是因为缺少公解的CAD数据标准。与CAD时代不同,BIM时代提供了建筑行业的工业基础类(IndustryFoundationClasses,IFC)标准,这个标准是解放的国际BIM数据标准。如果充分利用和发展这样一个国际IFC标准,就可以逐渐发展自主的BIM专业软件,并和不同的BIM专业软件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形成一个围绕IFC标准的多种BIM专业软件共存和竞争的BIM生态圈,而不是被国外一家或两家BIM软件公司所垄断。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18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