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调查发现,目前从项目各个阶段利用BIM建设的角度来看,发现BIM主要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应用面较多,主要应用建模阶段,而对BIM信息平台协同化应用重视不足。
在设计中主要是利用三维信息模型对项目的实际效果做三维展示,然后做三维碰撞检查,找到施工图中的安全隐患,实时修改,为后期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通过设计院提供的三维图形进行BIM精细化管理、进度的模拟、场地的设计改造、安全隐患排查和复杂节点安全方案的深化,从而降低成本并安全文明施工,由此可见,BIM技术应用面较窄,具有局限性,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成熟完整的产品。
我国BIM技术发展较晚,相关体系还不成熟,所以本土化的BIM软件资源比较匮乏,从业者的数量也较少,本地化的小型房地产解发商不善于采用协同化管理模式,所以对于BIM的建立和保障措施操作困难也有所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软件解发主要在方案设计、可视化、碰撞检查和施工运营管理阶段,而国外的软件大多数是根据本国的建筑相关标准设计的,虽然我国做了一些改进,但并不适用于我国建筑行业标准。
BIM技术人员缺乏,素质较低。BIM技术是一个集信息储存和各专业协同管理的系统,只有各参建方积极参与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在工程项目中BIM应用程度比较浅,企业中懂BIM技术的人员较少,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虽然建筑业对于BIM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中小企业对于BIM应用的意识还不够,培训的投入较少,所以缺乏正式的组织机构和实际经验的人员。
思维转变较慢,推广力量薄弱。建筑业从业人员受多年的行业习惯逐渐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习惯性的进行二维平面设计,而不习惯应用BIM进行动态作业,BIM需要多专业人员之间进行沟通,而在传统的CAD设计中,设计人员都是独立完成各自的专业设计,这就导致了BIM参数化协同工作很难进行,这种新兴的思维模式在短时间内很难进行质的转变。另一方面,我国的BIM技术推广力量比较薄弱,在一些奖项的评比工作中并没有将BIM技术应用作为硬性条件,所以各个行业协会应加强推广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2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