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智能建造24个试点城市之一,厦门市高度重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在试点工作中,厦门市印发了《厦门市促进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5份政策文件、15个标准指引和4项标准定额清单,建立了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成2个院士创新工作点、16个科技创新平台、1个相关产业协会、1个相关产业联盟,实现技术共享及产业协同。厦门市还建立了项目试点推进平台,推动61个试点项目、8个示范项目、32家骨干企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模式,促进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人才储备。
试点以来
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
关于发展智能建造的部署要求
在住建部和福建省住建厅指导下
统筹谋划、创新驱动、攻坚克难
智能建造试点工作
拉开了框架、打开了局面、
形成了态势、取得了成效
01
注重顶层设计 把好智能建造“方向盘”
● 组织领导有力,组建部门工作专班及专项小组,形成系统化推进体系。
● 工作统筹有序,聚焦政策体系构建、示范引领等7大试点任务;建立周调度、月点评、季晾晒机制。
● 政策措施有效,印发《厦门市促进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5份文件。
● 标准指引有方,陆续发布15个标准指引和4项标准定额清单。
02
注重试点先行 抢占智能建造“新赛道”
● 实施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累计公布4批次61个试点项目,在策划、设计、施工等多个阶段应用智能建造技术。
● 培育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推选32家骨干企业试点培育。其中,19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成立厦门市智能建造产业协会及联盟,搭建产学研用互动平台。
● 建立智能建造产业基地,遴选7个试点产业基地,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 搭建智能建造平台载体,建设16个科技创新平台(9个省级)。
03
注重科技赋能 跑出智能建造“加速度”
● 抓实数字化设计关键,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一模到底”试点示范项目28个,连续两年举办城市设计周、BIM应用大赛等活动。
● 打牢工业化生产基础,印发《厦门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连续两年举办智能建造装备展览。
● 用活智能化施工手段,推动建筑机器人研发应用,逐步替代“危、繁、脏、重”施工作业。
● 做足一体化创新文章,联合高校、企业以项目推动成果转化,以“揭榜挂帅”形式政企联合攻关8个关键课题研究,撬动社会2700余万元的科研投入。
04
注重人才引育 打造智能建造“主引擎”
● 瞄准前沿开办系列讲座。邀请院士专家开展高端讲座,普及产业前沿技术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 遴选专家组建行业智库。遴选145名专家入库。
● 紧贴需求培育专业人才。推动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设置智能结构与城市更新等专业方向,培养紧缺人才近400名。
● 依托基地培训产业工人。指导特房建工等单位联合建设7个产业实训基地,累计培训产业工人1万余人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7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