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单位 UDG联创设计/大家建筑工作
项目地址 江苏无锡
建成时间 2022年
建筑面积 18.8万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地处惠山城铁商务区核心地段,总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设计旨在探索工业建筑从功能容器到城市生态单元的范式转型,其中一期二期已建成部分为18.8万平方米。基地西邻城市湿地公园,西、南界面作为城市形象展示的前沿,其设计突破了传统工业园区的封闭性,在生产效率与空间品质之间建立了新的平衡。


从功能集群到空间共生
传统工业建筑的设计逻辑通常根植于线性生产流程,形成功能单一的封闭集群。面对当代产业园复合化的发展需求,项目以 “开放共享“为核心理念,通过南北向的生态景观主轴,串联研发、生产、配套等功能组团,并与西侧城市绿带形成双向渗透的生态廊道系统。这种空间架构不仅确保了产业功能的高效流转,还将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引入园区,使生产空间与城市环境形成有机对话。



在功能组织上,项目整合了生产、研发、商业配套和人才公寓等多元业态,打造出既富有工业美学特色,又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目前,一期和二期的生产厂房及附属办公已投入使用。随着三期配套及高层办公楼的推进建设,一个以 “量子产业” 为特色的多功能集聚区正逐步成型。



生态与社交的复合网络
园区以中央景观主轴为骨架,构建多层次的空间体验网络:蜿蜒的生态步道和环形跑道形成动态交通系统,串联起休憩庭院、交流广场、运动场地等功能模块,将自然生态转化为可参与的社交场景。员工在通勤路径中穿越生态绿地,在开放广场中偶遇交流,在运动场地中放松身心,实现了从 “生产机器”到“活力社区”的转变。

轴线尽端的标志性空间节点,既是园区的视觉焦点,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通透的首层设计与西侧公园形成视线通廊,建筑立面的消隐处理让自然景观自由渗透。内部街道系统通过张弛有度的空间序列,打破传统厂房的封闭边界,使建筑群体以谦逊的姿态融入城市肌理,构建起“园区—公园—城市”的连续景观界面。


理性逻辑下的工业美学
生产厂房的设计在成本控制与美学追求之间取得平衡。标准化窗墙系统和模数化建造确保了经济性,水平向的立面语言强化了建筑的横向延展性,同时巧妙协调了不同单体的层高差异,形成了统一的视觉秩序。立面线条的凹凸变化与横向带形窗、转角玻璃的虚实对比,赋予了建筑轻盈悬浮的现代感,使规整体量摆脱机械感,成为功能与形式共生的载体。



在这里,工业建筑不再是功能至上的“灰色容器”,而是通过材料质感、比例尺度和光影变化的细腻处理,展现技术理性与美学追求的深度融合,为当代产业建筑的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注解。



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以开放的姿态重构工业建筑与城市、自然的关系,在效率优先的产业逻辑中融入生态与人文基因。南北轴线的绿意漫过厂房立面,研发与生产空间在景观网络中自由对话。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不仅是一个产业集聚区,更是一次对 “工业城市主义” 的前瞻性实践——让科技与自然共生,让空间服务于人的体验,为产城融合时代的园区设计书写了充满想象力的注脚。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一期、二期)
项目类型:产业园区、工业建筑、办公建筑
项目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9年—2020年
建设时间:2020年—2022年
用地面积:11.6万平方米(大地块)
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
设计单位:UDG联创设计/大家建筑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钱强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
方案设计:杨佳蓉、沈成龙、殷汝洁、柏樱、谭新宇
施工图设计:俞斌、周勤、吴探、蒋晓君、江海平、杨洁、王诗媛、李贺、葛晨曜、陈蓓青、金泓亦、王炳洪、徐晨铭
景观:台城景观
业主:无锡市城际铁路惠山站区管理委员会
摄影师:Mlee studio
版权声明:本文由UDG联创设计/大家建筑工作室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7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