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分享

BIM建筑|庭院之家 / TEDO知檐

发布于:2025-04-24 10:08:22
153人 分享

建筑整体外观  ©刘国威

设计单位  TEDO知檐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地点  浙江杭州

建设时间  2025年1月

建筑面积  7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一场几何与自然的对话

一处寻求可控精神放逐的庇护所

 

庇护感是能给人的内心带来安定的力量,我们把这种力量等同于一种对人精神的疗愈。创造可使人感知安定和庇护感的空间是人创造建筑的意义之一,也是TEDO知檐试图在该项目上从空间层面追求和表达的设计意图。

 

基地位于杭州桐庐尧山村,村子被群山环抱,宁静平和。虽处于乡村,实际基地的四周却被其他民居包围,与自然环境交流有限。

 

村落鸟瞰  ©刘国威

建筑与村宅  ©刘国威
北立面局部外观  ©刘国威
东立面局部外观  ©刘国威

业主介绍,家族祖上曾在此宅基地有间带内院的宅邸,因历史原因,宅基地拆分后内院与宅子也都逐步消失。如今业主恢复了曾经的祖宅基地范围,希望能重现当年的空间意趣。

 

我们希望通过在充分利用基地用地的前提下,在建筑内部引入自然,创造出一个与建筑的每个房间都能产生互动的内部庭院,并保留从家中便可眺望远山的可能性。

 

场地与原建筑风貌  ©TEDO知檐
南入口视角建筑外观  ©刘国威
南立面局部外观  ©刘国威
局部外观  ©刘国威

由于场地小面宽大进深的特殊性,在布局时,我们将建筑部分与庭院部分塑造成两个相互嵌套的“C”形,形成了一个前院与一个内院,前院负责缓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院则成为业主一家人一边享受与自然交流,另一边享受被庇护感的精神疗愈场。

 

前院  ©刘国威
内院俯瞰  ©刘国威
内院  ©刘国威
一层老人房视角  ©刘国威
三层书房视野  ©刘国威

内院通过多向渗透设计,使每个房间均与庭院保持视觉对话。居住者在“步入自然”与“回归庇护”的动态平衡中获得可控的精神放逐,以此产生出我们想要表达的庇护感。

 

水系与游廊  ©刘国威
三层卧室视角  ©刘国威
屋顶平台视野  ©刘国威
内院夜景  ©刘国威

我们以立体几何雨棚重构传统意象:倾斜切面引导雨水轨迹,悬浮支撑为室内引入更好自然采光,混凝土构件阵列形成现代肌理。这个系统既保留了听雨观檐的诗意,又以简练的几何语言塑造出独特的建筑表情。

 

建筑夜景外观  ©刘国威
西立面二层平台视角  ©刘国威
雨棚细节  ©刘国威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TEDO知檐
一层平面图  ©TEDO知檐
二层平面图  ©TEDO知檐
三层平面图  ©TEDO知檐
四层平面图  ©TEDO知檐
地下室平面图  ©TEDO知檐
南立面图  ©TEDO知檐
东立面图  ©TEDO知檐
北立面图  ©TEDO知檐
西立面图  ©TEDO知檐

剖面图  ©TEDO知檐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庭院之家——乡村自建宅项目

项目类型:建筑/室内/景观

项目地点:杭州市桐庐县莪山乡尧山村,浙江,中国

设计时间:2023年5月—2024年1月

建设时间:2024年8月—2025年1月

用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设计单位:TEDO知檐建筑设计事务所

联系方式:info@thoughtextension.com

主创建筑师:洪扬,赵家馨

摄影师:刘国威


版权声明:本文由TEDO知檐建筑设计事务所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74630.html

上一篇:

[db:标题]

下一篇:

BIM建筑|大舍新作:ACDC安吉创意设计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