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BIM专题

BIM技术 | BIM案例:湖南某科技集团总部基地项目的BIM技术应用

发布于:2025-05-12 12:20:01
54人 分享

一、项目概况

兴旺科技总部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3590㎡,分为A 塔(30层、120 米)、B塔(23层、100 米)、裙楼(3层)及两层地下室,其中地下室建筑面 28130.96㎡;A塔建筑面积 50138.59㎡(1-4 层为商业,5-9、11-21 层为办公,10、22层为避难层,23-30层为酒店),A 塔中商业与酒店为毛坯交付、办公精装;B 塔建筑面积31857.61㎡(其中1 层商业、2-19层为 LOFT公寓、20-23 层为平层公寓),B塔除公区外毛坯交付;裙楼为商业建筑面积:4867.70 ㎡。

二、项目重难点


1. 项目定位为创优工程、鲁班奖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为打造施工亮点,项目部以“全面应用、重点突出”为原则,运用BIM技术将该项目打造成质量、安全、管理、技术、绿色等全方位的全优项目。

2. 项目机电安装管线复杂,设备层管线密集,各专业管线交叉施工难度大。施工前创建三维管线综合模型,并进行排布优化,确保管线排布整齐、标高及坡向一致。


三、项目BIM技术应用


1. 管线综合优化

项目地下室管道系统复杂,按传统方式施工,各个专业分包单位无法做到有序的协同管理。如先安装专业占据有利位置,后安装的专业将协调困难,导致标高无法控制。


通过运用Revit软件建立机电模型,结合规范与现场实际情况将喷淋主管贴梁底安装,电气桥架、消防主管、给排水主管、风管在喷淋管下并排安装,并以主管成环、分层布置,支管错解主管的方式布置(如图1-1所示)。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碰撞检测、综合管线优化、综合支架设计,避免了各专业管道交叉,减少现场施工的管线碰撞及返工。


运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优化,将地下室管底标高提升至2.60米,达到业主对安装质量和地下净空高度的要求。



2. 管井深化设计

机电安装工程中管井的深化设计与施工安装是一个难点,各类管井的空间被压缩。项目给排水管井尺寸为2450×1800mm,1根排水主管、3根DN150消防主管、4根DN100供水管、5根DN150喷淋主管及3根DN200~DN300的空调水主管需同时穿越管道井。使用Revit创建管道井及各个管道模型,对井内管道进行优化排布。综合考虑安装及运维等因素,将立管设计为距墙150mm,左右间距300mm,进出管道井部位四根DN150喷淋主管按两层排布进入管井,合理解决管道过密等问题,达到安装施工和设备检修间距要求(如图1-2所示)。



3. 综合支吊架的深化设计

管线施工时,优先考虑综合支吊架的设置,将风管、给排水管、消防水管、喷淋水管、电缆桥架进行合理规划,达到节省空间、方便检修、美观整洁的效果,在机电三维模型中进行支吊架形式及排布设计,并生成支吊架大样图(如图1-3所示)。

4. 预留洞口

传统方法中,二次砌筑墙体的孔洞预留是较为繁琐的事情。引入BIM技术后,根据BIM模型,在三维模型中生成墙体孔洞预留图(如图1-4所示)。为方便现场施工,再将三维孔洞预留图转为二维图,标注孔洞的尺寸、标高和位置,现场按照图纸标注进行孔洞预留,通过BIM技术进行孔洞预留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


5. 机房深化

为确保各专业设备机房施工达到鲁班奖工程质量标准,通过BIM模型,对机房管线和设备位置进行综合排布,合理优化布局,确保设备管线排列整齐,成排成线,部件标高,朝向一致。为后续施工部署提供直观、高效的技术指导(如图1-5所示)。


对地下室负二层内的消防泵房进行深化,包括设备基础定位、管线排布、机房设备整体布局等,确保设备安装布局合理、管阀件竖向高度一致、管线布置成排成线等,并进行可视化交底。


机房管线综合深化完成后,对设备管线安装,根据公司BIM出图标准,对管道、管件、管道附件等安装间距进行尺寸标注,并辅以设计参数信息说明,输出剖面大样图(如图1-6所示)。



6. 机电出图

在出图前,与技术部、各专业分包商等人员反复确认模型精度、管线标高、间距、翻弯角度等安装参数,确保模型精准,满足施工要求。并依照出图标准对机电各专业各系统的线型、线宽、颜色进行设置,仅负二层就导出给排水、暖通、电气、机房、管井等CAD施工图纸10余份(如图1-7所示)。



四、项目应用总结

1. 项目成立之初,确定了运用BIM技术解决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管道碰撞、创优、节能降耗等问题。在组建BIM深化设计团队时,公司特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在建立BIM模型和管线综合优化阶段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工程师运用丰富的经验解决了地下室、办公楼走道等部位管线标高过低的问题。  

2. 在创建模型过程中检查所有设备类管线与管线之间、管线与结构之间的碰撞、干扰和冲突等问题,排查管线之间、管道和结构之间碰撞,并出具检查报告。基于BIM技术的深化设计能更直观、明了、高效、精确地帮助我们对各专业设计进行协调优化,摆脱传统二维设计方式的羁绊,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出错率,减少施工返工、财力物力浪费等现象,以及减少因技术错误和理解错误带来的问题。

3.该项目通过BIM应用、精细化管理、重点部位细部创优,做到安全质量标准化、项目施工样板化,为争创鲁班奖奠定基础,为其他项目评奖评优提供参考和借鉴。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18162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