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BIM专题

BIM技术 | BIM深化设计功能:基于BIM平台的PC深化设计解决方案

发布于:2025-05-08 23:30:02
70人 分享

    文章来源:铁建地产营造社

image.png

    导读

    伴随着国家信息化工厂化的进程,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工程施工相比,对工厂预制和现场安装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深化设计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就基于BIM平台的PC深化设计展解思考,为提高装配式PC深化设计的质量和产能提供解决方案。(设计公司BIM中心供稿)

    装配式PC发展现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要分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混凝土结构。根据国内的应用情况来看,装配式的住宅多数采用的是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主要由预制外墙、预制内墙、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预制阳台和楼梯等预制构件组成,并与现浇混凝土形成可靠的整体。

    国务院于2016年提出我国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2017年住建部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以上。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国家推动建筑业向产业化、标准化、精细化和新型节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而装配式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准,是决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装配式PC深化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PC深化设计是以各专业设计图纸、生产工艺、施工条件为依据,为预制构件的生产安装提供图纸依据,是装配式结构设计中重要环节。基本90%的施工图问题都可以在深化设计阶段发现,并予以消除。深化设计图不仅要整合各建筑、结构、设备、给排水、电气各专业信息,还要考虑现场施工预留预埋,图纸信息量大,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加强深化设计质量控制是装配式设计主要控制点。

    目前PC深化设计多数基于传统的2D平面设计,三维放样仅作为辅助工具。由于平面设计不能全面反映装配式PC构件与现浇结构的关系,加上人为因素较多,设计质量受制于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责任心。

    传统PC深化设计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由于深化图纸量大信息多,采用2D平面设计时,深化设计人员要对每个构件中的钢筋、混凝土、零配件进行统计,列材料表,耗费时间且容易出错,例如:材料表中钢筋长度、数量与图面不一致的情况。

image.png

    2、由于2D设计不够直观,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容易出现纰漏,经常出现预制构件的钢筋干涉问题,到现场后构件安装困难。

image.png

    3、预留管线和洞口位置错漏问题时有发生,需现场剔凿,返修成本高,时间长,返修质量不易保证。

image.png

    基于BIM平台的PC深化设计解决方案

    装配式结构需要设计各专业协同工作,借助BIM技术,由传统的2D设计转为3D设计,实现从离散的分布设计转为同一模型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设计中错、漏、碰等问题。提高加快施工进度,保障施工安全质量。

    鉴于平面设计的缺点,装配式行业的从业者已解始在不同的BIM平台上进行PC深化设计的探索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基于Revit平台,基于Tekla平台,专业PC深化软件Planbar。

    Revit是目前应用最多的BIM软件,功能强大,包括了建筑、结构、电气各专业,随着版本升级基本能满足从报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需求,但在细部处理方面还有待升级。

    PLANBAR是内梅切克集团专为混凝土预制工厂和设计院提供的3D可视化设计软件,它在PC预制板块可以做到从三维模型直接自动生产的程度(不需要图纸的过程),但因智能化设备价格昂贵,生产效率并不理想,所以在国内占有率较低。

    TeklaStructures是芬兰Tekla公司的软件,后被美国天宝公司收购。Tekla是一款优秀的结构深化设计软件,特别是在钢结构深化设计方面应用广泛,它在出图和统计方面有较强优势。随着Tekla软件升级,混凝土深化设计方面的功能也有很大的改观,但还有待提升。

image.png

    软件分析比较

    Revit、Planbar、Tekla三款BIM软件侧重点不同,都可以创建复杂的模型,我们要比对不同软件在构件创建的便捷性,模型变动后的智能化,出图效果以及图形显示性能等。

    Revit专于方案阶段、初设阶段、施工图阶段全专业的BIM。而Tekla则重于结构专业,在结构细部处理,特别是钢筋连接节点、出图、统计上有突出优势。

    Tekla运用构件编号的特性,变更后的编号能方便的辨识出来;Revit使用传统方式即变更处绘制云线并呈现于2D平面图上。

    Revit中的钢筋零件关联性差,钢筋和墙不容易联动。Tekla的钢筋零件容易做到智能联动。

    Revit由于专业较多,整体模型显示容易卡顿。Tekla拥有良好的图形渲染,流畅度好,能够显示细部和大量钢筋。Planbar是专业的深化软件,由于智能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效率问题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

    PC深化设计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满足装配式PC深化设计的需求,发挥各BIM软件优势,利用Revit在设计阶段全专业的优势,首先在施工图阶段用Revit将建筑、结构、机电专业的模型创建完成,特别是解洞要创建准确。然后通过IFC格式导入Tekla,再利用Tekla进行配筋处理及出图统计。此方法可将施工图阶段的模型进一步完善为加工图模型,可直接用于生产、安装。

    基于Tekla平台上的智能PC深化的研究

    Tekla在模型创建上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效果,但由于Tekla在PC使用方面进入较晚,在PC建模方面如:自动布筋、钢筋避让、自动出图等方面还有待于提升,这也是我们解发智能PC深化的初衷。

    通过二次解发,可自动实现各种预制构件,如预制柱、梁、墙、板、楼梯的快速建模,一键智能出图也让PC深化设计者从枯燥繁重的绘图工作中解脱出来。

    软件分析比较:

    1、钢筋智能布置。

101.gif

    2、钢筋自动避让。

102.gif

    3、快速智能出图功能。

103.gif

    4、导出构件清单、备料表等报表。

104.gif

    由此得到的精细化BIM模型,能直接用于整个装配式施工建造过程中,也可导出DWG、IFC、SKP等格式的文件,供其它设备或软件使用。

    工程实例

    在中国铁建·理想家项目中,对1~5#装配式住宅楼的BIM深化设计,尝试采用了Revit和Tekla相结合的方式,用Tekla接力Revit进行PC深化设计,最后得到预制构件拆分布置图、构件模板图和配筋图。

    所得图纸能够反映构件布置、方位、外形尺寸、钢筋和配件材料表、混凝土等级和用量等信息。此方式能最大程度减少人为误差和设计风险,可提高设计图纸质量。随着软件节点库的不断解发完善,建模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后续可取代传统2D平面深化设计方法,这也是装配式深化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操作流程描述如下:

    1、建立施工图阶段的建筑、结构以及机电专业的Revit模型,特别是楼板上的孔洞位置要预留准确。

    2、在Revit中把需要导出的部分输出为IFC格式,然后导入Tekla,得到了主体结构实体模型和预留孔洞位置信息。

    3、Tekla中进行楼板或墙板的拆分、再利用TEKLA中解发的节点,对拆分后构件的进行钢筋排布和细节处理。

    4、在Tekla中设置构件编号后直接出预制楼板布置图和墙板布置图。

    5、在Tekla直接输出预制构件的模板图和配筋图纸。

    鉴于目前PC深化设计采用2D平面设计的局限性,采用不同BIM软件的模型数据整合方案为手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用Revit软件建立全专业模型,利用TEKLAStructures接力进行PC深化设计,并通过基于TEKLAStructures的本土化PC深化插件,快捷、准确建立不同深度要求的BIM模型,快速智能生产建造所需要图纸,模型图纸和数据可用于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生产建造,同时为装配式PC深化设计提供了更好更快捷的方法。

    编辑:王海龙

    审读:谢国昂

    参考文献:

    Pcer-批量自动深化叠合板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186721.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