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位于贵安新区直管区马场科技新城南部,基地距北侧中心区及东侧大学城均约12公里。项目基地位于龙潭路北侧、西抵金马大道、东临东纵线、北至天府路,基地周边道路交通十分完善。总用地面积:1200952.87平方米(其中道路用地面积为:108164.87平方米,河道用地面积为:26819.42平方米,绿地用地面积为:51687.89平方米),净用地面积为:1014280.69平方米。项目分A、B、C、D四个区域,本次合同为A、B区,主要为数据中心及相关的配套用房,A区总建筑面积为16.64万平方米,B区总建筑面积为13.64万平方米。项目性质为数据中心及其相关配套房屋,本次报奖以B1数据中心为主要案例。
项目重难点
1、全欧式建筑,建筑结构设计难度大、造型极其复杂。
数据中心像复杂的魔方游戏一样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特别强调地点才是这些因素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选址对于提高正常运营时间和控制成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择数据中心机房用地时,保证中心内服务器及各种设备能够持续、安全的运行是最起玛的条件。新建/改建项目在前期规划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数据中心的用房基础设施的要求,而存在层高矮,部分管线排布难、施工难的问题。
2、大楼没有固定备用柴油发电机,如何保障机房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保障计算机机房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首先应保障计算机设备的电源可靠性;再者保障为计算设备制冷的辅助设备电源的可靠性。因机房在无制冷的情况下,温度会骤升,会很快使计算机设备宕机。因此为机房制冷设备的供电可靠性不容忽视。
3、机房电缆较多,运维管理困难。
机房内电缆较多,在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后期运维管理的便利性,以便在例行检修或改造时,方便管理及维护工作。
4、整体方案要采用绿色节能手段,降低机房PUE值。
采用绿色节能各种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今后整个机房运营成本。
BIM应用
一、总图应用
总图BIM模型辅助建筑定位及道路走向
辅助土石方计算
通过BIM模型实现在设计阶段将A1.1、A1.2、A1.3地下室连接部分管线闭合
二、单体应用--应急疏散模拟
应用疏散模拟旨在通过对建筑在应急状态下疏散人流的模拟,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及业主方对整个建筑的应急疏散状况有全面直观的了解。同时模拟结果的数据也能作为应急疏散预案的参考。通常情况下,设计只针对疏散的合规性进行校核,使用应急疏散BIM模拟不仅可以满足合规性,还能优化疏散设计。
三、单体应用--风环境分析
建筑群在西南方向没有任何遮挡,夏季凉爽的西南风可以顺利的流经主入口,提高舒适度。
冬季的东北风被周围建筑遮挡,使得建筑主入口处在冬季为静风区,从而获得较好的舒适度。
在设计阶段对整体建筑进行风环境分析可以使设计师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获得更好的舒适度。
四、数据中心机房CFD分析
五、单体应用--三维协同
通过BIM可视化三维协同,避免建筑与结构冲突;建筑、结构与水暖电之间的冲突;空间净高等问题。
六、管线综合--碰撞检查
管线密集,空间紧凑,设备数量巨大,功能复杂。
将各专业BIM模型集成整合,进行BIM碰撞检查,相较于人工叠图管线碰撞检查,效率极大提升,由于是软件计算,不会出现人工排查过程中的遗漏问题,通过BIM手段进行碰撞检查、管线优化、碰撞检查,可完全杜绝管线碰撞问题,管线零碰撞。
通过碰撞检查,在设计阶段就能避免管线的碰撞问题,让管线更加合理的布置,便于后期施工。
在满足无碰撞的前提下,管综可进一步使管线排布更加紧凑。
七、管线综合--排布优化
在碰撞检查后对模型对管线排布进行调整,在满足工程需求及无碰撞的前提下,使管线排布达到最优化。
八、机电安装深化
根据机电安装方案及工艺,进行施工机电二次深化。合理排布管线,协调各专业进场顺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预制化机房的方案辅助设计,安装仿真等BIM应用。
九、优化设计
1、结合精装设计的净高优化
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后,进行项目净高分析,出具净高分布报告,供业主方决策。
2、结合管线综合的净高优化
通过直观的BIM模型,结合管线综合,各专业进行优化设计。
在设计阶段中,通过机电模型与结构模型的碰撞检查,发现设备层层高不足,在无碰撞的条件下,设备会穿过楼板。经过多专业沟通,决定增加层高。
十、渲染展示
通过FUZOR、LUMION等相关可视化软件,为深化设计、交底提供直观展示,为业主提供更直观的模型展示。
提供局部空间展示及补充、优化设计,各专业实现无差别沟通,达成大家认可的设计结果。
Lumion渲染
交互式光线追踪
以模型为载体的沟通
BIM应用价值
第一阶段:规划论证
BIM技术为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帮助,提高了论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项目规划阶段,业主需要确定建设项目计划是否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是否能满足类型、质量和功能的要求。
第二阶段:计算设计
与传统CAD时代相比,建筑数据中心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图纸冗余、出错率高、变更频繁、协同通讯困难等缺点,将由BIM解决,BIM带来的价值优势巨大。在项目设计阶段,正是BIM技术使建筑设计从二维走向三维。
第三阶段:建设
在传统的CAD时代,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着图纸可施工性差、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工期延误、工作效率低等缺点,针对这些缺陷,BIM技术显示出巨大的价值优势:在施工前纠正设计错误和漏洞;4D施工模拟和优化施工方案;使精益施工成为可能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通过BIM建模与进度的数据集成,实现了基于时间维度的BIM 4D应用。
第四阶段:运行和维护
在数据中心机房项目的运行阶段,BIM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中心项目中各系统的信息对于业主掌握建筑物的实时使用、及时有效地维护和管理建筑物具有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2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