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利用Revit统计工程量有着很强的优势,利用Revit建模能力强、精度高、数据共享简单等特点,可以完善我国造价管理模式,做到精细化、全周期、多方位的造价管理。但是也发现直接通过Revit统计工程量也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上要通过完善Revit的统计规则制定和出量方法得以实现,想要通过Revit明细表出符合清单要求的工程量并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类。
(1)模型工程量扣减规则与精度要能够匹配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国内BIM类算量软件都是通过内置的构件扣减规则,通过导入的BIM模型来匹配工程量清单规则,而Revit软件默认的扣减规则设置不符合国内工程量清单规则,从而导致主要的部分构件的工程量会存在误差。这尤其体现在梁、板、柱等这些用量较大的构件上,为此,需要对Revit内置的墙、板、柱、梁的扣减方式以及不用绘制方式导致的工程量差异进行研究。根据计量规范,我国建筑构件体积扣减规则与Revit内置的扣减规则却并不一致。
不仅如此,清单规则与Revit算量方式计算精度也不一致。工程量清单是基于手算的计算方法,存在将一些小洞口小构件进行模糊计算或省略掉;而Revit是布尔运算直接算出图形面积或者体积,是根据实物量进行计算,存在多少就计算多少。另外工程量清单规范计算规则中还有孔洞、墙垛的扣除与合并,内外墙体、有梁板、梁板柱交接处的扣减关系等,使得BIM软件所统计的工程量与国内现行的工程量统计规范存在明显的偏差。
(2)实际清单项目与模型构件可以匹配工程量清单规范以及各地区的相关定额对建筑物构件的分类、编玛等,也无法与传统BIM工程量统计项目很好对应。Revit是面向图元对象,修改以图元为基础,而工程量清单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比如在Revit中一般不会单独绘制门窗套,但是工程量清单却可能考虑其工程量;清单规范中考虑模板、过梁、圈梁等的工程量,一般图纸上可能并不体现,但Revit统计工程量则需要考虑。
(3)BIM模型工程量明细表以单体构件输出,整合所需的工程量大用Revit来建模,虽然其模型构件自身预制了可进行算量的参数,可在明细表中选择相应的字段进行统计,简单快捷。且明细表中统计的量与模型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关系,只要模型修改了,相应明细表中的数量也会相应改变,很好反映了设计与材料、造价之间的关系。但是Revit中默认可选的字段有所限制,只能统计构件基本的几何信息,而且对国内清单定额的支持度也不够友好,对于Revit中没有的字段需要通过设置共享参数的方式进行统计,后期的工程量大,效率低,需要由造价人员花费大量时间手工进行分类及汇总,输出工程量以各单构件工程量直接生成表格,量大且可追溯性差,如果当发现工程量有问题时,不容易找回错误的原因,所以对比目前用的传统造价软件的方法,优越性没有体现。
文:奚程翀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2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