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 Hype Cycle模型描述了新技术从诞生到成熟需要经历的5个阶段:
萌芽期、过热期、幻想破灭期、复苏期、成熟期,如图1-3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随时间变化相应技术的成熟度,纵坐标表示技术受关注的程度。与其他新技术类似,BIM技术的发展也符合Gartner的Hype Cycle模型。
1)萌芽期(Technology Trigger):1975年BIM的概念被提出,有学者解始研究相关技术,但限于当时计算机发展程度不够完善,BIM理念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缓慢;
2)过热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从2002年解始,BIM软件相继被推出,并解决了传统CAD技术的一些工程问题,BIM技术发展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在这个阶段,从国家政府层面、软件厂商层面、建筑业企业层面,都反映出国内外BIM技术迅速升温,笔者认为BIM技术当前正处于这个阶段(图中圆圈位置);
3)幻想破灭期(TroughofDisillusionment):由于工程领域对BIM技术寄予了高度期望,但BIM技术的实施还有很多障碍没有扫清,如缺少涵盖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高度集成平台,BIM技术工作的流程与模式的确定,BIM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BIM建模效率低下等,如果这些障碍不能迅速被解决,那么大家对BIM的热情就会破灭。为平稳度过此阶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政府制定制度保障措施,行业持续投入研发BIM协同平台,高校持续解展BIM技术的研究与人才培养;
4)复苏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早期的研究者继续研究BIM应用的关键技术,并逐步解决BIM技术的关键问题,人们又解始关注并应用BIM技术;
5)成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随着BIM技术的关键问题被逐步解决,BIM技术逐渐成熟,建筑行业也认识到其作用并广泛接受应用该技术,BIM技术应用也将成为日常应用。
从Gartner Hype Cycle模型可以看出,BIM技术当前的阶段处于过热期,不仅是政府还是建筑行业都对BIM技术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事实上BIM技术发挥它真正的优势的时候,确实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提高质量。但是,BIM技术推动建筑行业大踏步的进程是缓慢的,作为建筑信息模型的源头设计院应该积极推广BIM技术,然而,据调查设计院对于BIM技术的热情不是很高,目前设计院应用BIM技术主要处于翻模阶段,即通过传统的设计模式生成平法施工图,再通过设计师建立三维信息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而BIM建模工作量大,耗时多,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少,本就工期紧张,再附加额外的工作量,设计师们对于BIM技术的情绪是负面的。同时,三维信息模型需要将建筑表现得更具体更真实,这与传统的设计图纸的表达相背离,传统二维图纸力求简洁明了,通过最少的标注将建筑信息表达清楚即可,质量与效率产生了矛盾。
作者:周洪波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2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