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我国也有许多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典型案例。
我国的港珠澳大桥项目,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采用的是钢结构,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港珠澳大桥的桥墩、桥面、钢箱梁等是先在中山、东莞等工厂加工好,然后运输到项目地点,一块块像搭积木一样将桥组装起来。BIM技术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港珠澳大桥项目中交通工程的BIM分析模型;
2.利用BIM技术进行优化桥的设计方案;
3.基于BIM技术的港珠澳大桥施工进度管理;
4.基于BIM技术的港珠澳大桥三维系统集成监控管理;
5.基于BIM技术的港珠澳大桥三维系统设备维护管理;
6.建立基于BIM技术的港珠澳大桥全寿命周期系统集成的平台架构。
港珠澳大桥项目是以BIM空间数据库为中心,贯穿整个大桥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寿命周期,是一个成功的、典型的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成功案例。
我国的“中国尊”项目,建筑总高度528米,建筑层数地上108层,地下7层,可容纳1.2人办公,是北京市最高的地标性建筑。该项目的窗台风机盘管、窗台面板及预制组合立管,采用工厂预制,预制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这是典型的装配式施工,符合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中国尊”项目是国内首个将BIM技术深入应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项目基本实现BIM的工作与结构的深化设计同步,建立了项目各个阶段的BIM模型,充分保证各阶段各个专业的协调与沟通,获得了业主的支持和项目总承包的认可。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2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