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计量方面有着极为显著的优势,但由于以下原因致使其在工程计量应用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1)国内标准和法规设立方面
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国家近期陆续发布了一些规范,很多规范和文件正在编制当中,但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BIM技术的应用不能做到有据可依,各类应用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在运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中出现分歧或纠纷现象时,相关方容易出现扯皮、钻空子的现象,使受害者的权利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2)国内BIM计量应用方式方面
在BIM概念逐步推广过程中,我国部分计价软件解发公司考虑自身的发展需要,解发出相应的插件或者文件中转规则,使BIM参与的算量适应其公司的软件体系。而BIM技术真正的强大之处是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集成和管理,也就是构件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管理,进而再从模型衍生出的各方面信息综合应用。
真正的BIM模型会带有各类需要的设计、管理、计量信息,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到运维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传承和积累。而目前单纯采用信息转化来计量的方式进行BIM计量,这只是--种信息的转化,比较其真正的BIM算量显得较为生硬。目前信息转化并不顺畅,这种转换计量的方法应用比较局限。
3)BIM建模工具适用性方面
目前国内使用的BIM核心建模工具主要有4类,即Bentley公司的构造、装备、修建系列软件;Autodesk公司的REVIT建筑、结构和机电系列软件;Nemetschek公司的ArchiCAD建模软件以及Dassault公司的CATIA机械设计制作软件。这些核心软件均出自国外,各类软件的解发主要是为了相应国家的BIM模型创建和信息管理。鉴于国外BIM应用和国内的实际情况不一致,规范和要求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国内直接应用国外的一些BIM建模工具进行工程计量存在一定问题。
4)BIM模型计量信息方面
纵观现阶段各类BIM工具的计量功能,受到国外的工程计量方面的影响,构件输出的工程量信息比较简单,除了几何属性和相关计量单位外,物理属性和施工属性方面的信息相对较少。而这些信息是工程计量的核心信息,他们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计量的完整性和计价的准确性。比如REVIT在导出的0ODBC数据库中各类分析信息相对较多,涉及的工程计量信息较少,很难直接用于编制工程清单文件。因此,要使BIM模型直接用于工程计量,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完整。
5)BIM建模标准方面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建模规范,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建模参考的标准本身就不一致,构件划分没有明确规定。比如梁柱节点或梁板节点,在结构设计上有严格的界面划分,但是建模人员并不一定是按照界面划分绘制,很可能完成的BIM模型中梁板柱都有交集,构件划分界面不清晰,这就导致了在工程计量方面存在重算的可能。再如装修期间的模型建立方面,要进行墙面装饰工程量的统计需要单独创建各层做法构件才可以,而不同构件的交界面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计算出来的工程量自然就不会准确。所以,统一BIM建模规则是进行BIM计量的保障。
6)BIM模型计量规则方面
BIM计量的基础是模型,模型是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进行创建,与工程实体几近一样。而BIM计量主要是几何构件的实际信息输出,导出工程量与施工实际量基本--致。清单计量规则考虑到计量的简易性,从手动计量时代传承下来的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制定了扣减、近似规则,导致了计量结果仅仅是一个近似量,与实际工程量有本质区别。另外,部分构件在清单中不予计量,而是在定额中进行综合考虑。那么这类构件的计量也就不会和实际使用量对等。毕竟各类定额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水平,并不一定和某个项目实际情况完全符合,这导致计算的工程造价“针对性”不强,尤其消耗量的确定不能完全反应项目实际情况。因此。没有统一的计量规则,BIM计量工作解展就十分困难,信息的集成管理优势就很难体现。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2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