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BIM专题

BIM如何进行风险管理?BIM应用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风险管理

发布于:2022-04-19 16:22:02
2321人 分享

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风险管理是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一阶段处理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的风险因素,才能够实现对质量目标的控制,否则将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此外,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是数据难以获取,各类因素的叠加增加了风险程度。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往人为控制在施工中的风险控制占据主导地位,大多管理软件只是辅助性的做一些统计计算,对于施工过程以及风险监控难以实现实施性和精细化的管理,此外现实当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工期进度延误以及预算透支的现象。而BIM技术能够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实现施工质量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腿腿教学网-BIM如何进行风险管理?BIM应用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风险管理

改变设计信息不足引起施工质量风险

传统上,所有信息均以平面图形式进行传递:如CAD的建筑平面图,结构图,安装图等。由于传统图纸信息不足所引起的损失常常发生,特别是在现今建筑体量增大,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使得施工难度增加,加之设计图纸不够详细,难以达到施工要求,使得建设过程周期加长,成本风险增加。在设计方内部初始设计时,能够较好的配合并满足质量、效率的要求,但一旦面对各种修改时,则很容易出现配合问题,例如都以建筑为基准的结构和安装,或者安装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无法实际安装的问题。这样将会导致建设单位无法直观的了解到设计单位所想表达的意图,只能在不断的建造和说明过程中发现和调整。而BIM可以让设计信息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发送,其中包含所有构成单独对象的元素。也就是说BIM可以准确的反映将要构建到工作中的组件。在建立模型的整个过程中,基于信息的连续流动,BIM模型也在不断改进和进行细节丰富。完成设计后,BIM模型则包含了有关与施工过程相关的定价,设计,预制和其他程序所需的几何和数据的所有完整信息。

除此之外,BIM技术不仅能够降低信息不足引起的风险,又能实现能耗和建造成本分析等,保证了在方案形成初期数据的可靠及科学性。如BIM技术能够用于建筑、结构以及机电等专业,通过构建模型来实现对建筑在结构、声学以及热工日照上的分析,同时还可以对其工程量进行详细的统计,优化设计、方案对比及可行性分析等作用。建筑设计的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比如对建筑性能进行分析、对建筑采光以及日照进行分析以及对建筑能耗进行分析等,这一系列详细的分析能够让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腿腿教学网-BIM如何进行风险管理?BIM应用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风险管理

减少碰撞带来的施工质量的风险

由于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过程中,出于成本,时间等因素的考虑,每个专业的设计往往独立进行,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不同专业设计方案之间常会出现空间碰撞。如果结构的难度以及规模较大,往往会加剧设计结果的不如意,使得不同专业间的设计结果相互冲突。而传统的设计图纸由于信息给得较为单一而平面,CAD图纸不易找出相互间的错误,常常让这些错误在图纸会审甚至施工阶段显现出来,造成人力、财力浪费,同时设计方案不得不进行修改变更,产生工期风险及投资风险不良后果。建立相应工程的3D-BIM模型,依据BIM技术的信息化、可视化及碰撞检测特性,能够实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空间碰撞的位置的检验;另外,BIM软件可以综合多个不同专业的三维模型共同构建于一个BIM模型里,对整合过后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参照具体的检测结果进行不同专业设计方案的空间碰撞冲突修改,从而得到后期的统一模型。BIM碰撞检测技术降低了传统设计方案经常变更的可能,让设计方案变更少、工期以及投资风险低。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25322.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