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威信公众号:圆创BIM
01背景
在某地铁项目BIM咨询工作中,按照甲方要求基于Revit搭建结构模型,过程中严格使用甲方提供的族文件。
其中车站主体结构底板是带有坡度的斜板,围护结构的格构柱插入立柱桩4米深度,由于构件族属性及斜板设计等问题,在绘制模型过程中,无法正常按照图纸信息进行布置。
02图纸设计信息
1、 立柱桩长度固定为9000mm,桩顶部进入结构底板100mm;
2、 垫层厚度为200mm;
3、 格构柱插入立柱桩4000mm。
03问题起因
按照标准要求搭建模型,在Revit中立柱桩族类别归于结构基础,格构柱族类别归于结构柱。
由于软件自身设计情况,结构柱布置于结构基础上,柱底部会自动附着于基础顶部,因此无法满足格构柱插入立柱桩4000mm的设计要求。
另外由于结构底板为倾斜底板,且桩基较多,在使用甲方提供的立柱桩族布置时,非常耗时。(具体情况见后文)
04解决思路
01改变立柱桩属性
改变族类别为结构柱(甲方采取此方式,并提供带有结构柱属性的立柱桩族)
02改变格构柱族类别为建筑柱
两个方案均改变了实际构件的属性(这种情况在BIM模型创建过程中比较常见,如台阶用楼板代替),实际的构件类别需要以命名来区分,既不改变构件属性又能使模型正确绘制的方法目前还未发现。
甲方提供的立柱桩族为结构柱属性,格构柱也为结构柱属性,解决了格构柱插入立柱桩的问题,但是实际属性为结构柱的桩基础族,要实现图纸要求的布置思路,单纯使用Revit较难实现。
05软件操作
按照解决思路的第一种方式,使用甲方提供的立柱桩族进行尝试解决:
1使用Revit的解决思路
向上复制垫层,垫层底面和原垫层顶面间距为100mm,再向下复制垫层,垫层顶面和原垫层底面间距为8700m。
通过立柱桩(实际属性为结构柱)构件自有功能,进行上下附着,然后再删除复制的垫层,结果并未得到长度为9000mm的立柱桩,且不为整数,此方法无法实现图纸要求。
2使用Dynamo解决思路
01统一桩基和板的斜度
布置好全部立柱桩(实际属性为结构柱),并将所有桩基顶部附着结构垫层,然后再全部分离。
目的是使全部桩基和板有一个统一的斜度,并能通过测量确定桩基顶部中心点到垫层上100mm的距离为498.6mm(板的坡度和桩的直径会影响该数值的大小)。
02利用Dynamo得到相应数值
通过Dynamo节点选择桩基,读取顶部偏移数据,把所有顶部偏移数据加上498.6mm,使所有桩基顶部在垫层以上100mm处。
读取桩基底部偏移数据,用顶部偏移数据减9000mm 得到的就是桩基底部偏移数据。框选所有桩基运行即可得到以下结果。
按照解决思路的第二种方式,改变格构柱属性:
修改格构柱属性为建筑柱,同样能实现柱插入桩基中,在本层标高中先绘制结构底板再布置桩基,桩基设定好最小预埋深度为100,桩基础会自动随板斜度进行布置。
相比两种制作思路,第二种更为简单。具体选用哪种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Bye~
供稿 技术部
编辑 杨杨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2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