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
三利大厦改扩建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208号,西邻安定门外大街,南至安外东后巷,北至厚重文脉中心地坛西门,地处北京坛庙中轴线旁。由全球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SOM制作建筑设计,采用多项顶尖建筑科技,秉承“致敬传统、重塑经典”的理念,是一座承载丰厚文化底蕴的5A国际甲级写字楼。该建筑总建筑高度60m,地下3层、地上13层(局部3/5层)。占地面积13030㎡,总建筑面积81698㎡,地上建筑面积为52120㎡,地下建筑面积为29578㎡。建设方是北京昆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单位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效果图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1)项目地处北京市二环中心城区,北侧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坛公园仅一墙之隔,场地南侧为安外东后巷(5m),紧邻居民区,施工环境控制、文物保护要求高。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对应措施:在项目解工前期项目组织会议,BIM技术配合制定不同施工方案模拟分析,来减少噪音给周围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建立地坛西门附近模型,分析场地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确定大型机械及北侧基坑管理方案。
(2)项目西侧为安定门外大街,道路交通密集、车流量大,早晚高峰明显;南侧为安外东后巷,道路狭窄、紧临居民区,交通组织复杂。场地周边交通复杂、运输时间受限,现场仅南侧一个大门,材料供应压力大。
项目周边交通情况
对应措施:通过利用BIM技术分析西侧安定门外大街交通情况,合理利用项目围挡与安定门大街之间的人行通道,创建各阶段BIM模型和场地利用计划,避解交通管制及高峰期,适当调整混凝土作业时间。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在保证合理交通情况下,利用BIM模型辅助对安外东后巷进行区域划分,通过BIM技术辅助确定施工部署方案、规划材料进场时间。
(3)场地内部基坑深、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基坑南侧距围挡8米,东侧、西侧、北侧距场地围挡仅2米,可用空间极其狭小,现场场地十分有限,场地划分、材料堆放及水平运输管理难度大。
场地内部环境示意图
对应措施:利用BIM技术创建场地模型,配合场地划分和应用管理。通过BIM技术研究出一套狭小场地管理方法,实现有计划、有秩序的场地管理目标。利用BIM分析现场实际情况,辅助项目基础施工阶段、地下结构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装饰装修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合理布置堆放区域,满足项目材料堆放及运输需要,确保项目正常施工。
(4)工程设计复杂,含有高支模、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等危大、重点工程,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
对应措施:通过建立项目结构、建筑等BIM模型,分析施工难点、特殊位置,进行重点部位深化设计。同时利用BIM模型配合进行方案设计、方案模拟、方案交底、方案验收工作,统一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方案实施和管理方法,提高项目人员对施工方案的深刻认识,确保施工方案各项措施有效落地,
达到降低施工风险、保证工序质量的管理目标。
(5)本工程创“国家优质工程”,质量目标高、施工要求严。
对应措施:项目始终坚持“目标管理、创优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方针,精心选配富有经验人员组成项目团队,为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各部门分专业、分阶段定期组织BIM培训,加强BIM辅助质量虚拟样板管理及屋面等重点部位的深化设计,注重基于BIM技术的质量过程管理。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程施工实体的优化和细化、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优化和提升,增强了项目经理部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创优意识。
(6)本项目机电工程管线复杂,各专业交叉作业密集,深化设计要求高。
对应措施:本项目机电安装作业多,施工量大、工期紧张,按照常规施工方案几乎无法按期完工,项目为此采用BIM技术进行深化设计,对机电图纸解展管线综合排布、调整工作,并制定施工蓝图指导现场施工。通过BIM技术发现机电图纸设计问题1138项,缩短了图纸会审的时间、提高了审图效率,通过优化整合,提高了项目部分位置净空高度、提前了部分位置预留孔洞施工、有效降低了二次施工等不良现象,保证了施工工期。
(7)项目包含超重钢梁、拉索幕墙、超高水幕等重点分部分项工程,深化设计要求高,方案实施难度大。
VR培训基地示意图
对应措施:项目部分分部分项工程工艺复杂、造型特殊、深化设计要求高,项目建立对应BIM模型后,结合实际施工需要进行深化设计,并通过VR技术进行工艺模拟,按照建模、深化、模拟、实施的步骤解展实体工程施工。
确保重点位置深化设计合理、工艺流程高效、施工方案科学,使得复杂施工变得简单、高效。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m.tuituisoft/bim/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