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分享

政策新闻 | 鹰潭市住建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于:2025-02-21 23:05:24
921人 分享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住建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住建”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办实事,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打开了新局面。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争先创优,海绵示范实现顺利收官

圆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三年示范期指标任务,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信息系统项目库鹰潭市398个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项目全部完工(含贵溪市),年内计划投资总额44亿元,完成投资45.81亿元,完成比例104.1%;全市(含贵溪市)累计建成海绵城市区域54.86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为52.43%。“碧水相连、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海绵生态鹰潭美丽画卷精彩呈现,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实现止跌回稳

1.房地产业平稳运行。一是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上涨明显。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上涨13.2%。二是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明显。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1.04万㎡,同比下降40.2%,住宅新开工面积33.86万㎡,同比下降4.1%。三是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05.21万㎡,同比下降19.63%。四是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024年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5811元/㎡,同比下降11.01%。五是全力防范市场风险。绿地国际理想城二期项目2126户:洋房14栋512户,已全部交付;高层共15栋、1614户,其中342户已完成交付,剩余1272户计划2025年6月底前完成竣备交付。六是建立“白名单”助力企业融资。我市江上云筑、万景复兴时代、恒清书香学府等18个项目进入“白名单”,融资额度共195814万元,完成放款167603万元。

2.建筑产业稳中求进。一是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7.2亿元,同比增速-5.5%。二是2024年共新增入统入库建筑企业35家,全市共有入库建筑企业155家。三是年内新增建筑企业15家,全市共有建筑企业320家。

3.建造方式转型发展。根据江西装配建管云平台数据,我市年内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15.05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比例为39.2%。鹰西客运枢纽站、贵溪市象山书院、贵溪市老年大学、鹰潭市月湖区括苍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江西中盛置业贵溪市龙兴时代建设项目2#楼等5个项目获得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

(三)坚持为民惠民,居民住房得到保障改善

1.强力推进棚改、旧改、危改工作。一是积极争引上级资金,“三改”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52亿元。其中,棚改项目争引上级补助资金6621万元、旧改项目争引资金8224万元、危改项目争引资金403.1万元。还通过发行专项债、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13.2亿元,保障2023年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二是老旧小区改造任务33个、8907户全部完工。三是国有土地上危房计划132套全部开工,完工38套、完工率28.8%。

2.全面推进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已全部完成,共排查房屋335620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5009栋,其他自建房320611栋;我市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率100%,位列全省第1。

3.全面开展公租房违规行为专项排查整治。全市整治280户,其中:公职人员违规占用公租房16户、违规转租公租房41户、违规转借公租房90户、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闲置6户、购置房产等不符合承租条件127户。

4.公租房分配和租赁补贴及时发放到位。一是为1236户公租房轮候家庭分到“暖心房”。二是完成发放公租房轮候家庭租赁补贴1582户、发放金额232万元。三是为74户特困人员、低收入、退役军人、残疾等符合优先配租家庭优先配租公(廉)租房。四是积极推动我市高效办成公租房申请“一件事”落地。

(四)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1.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是围绕品质再提升十大行动,2024年中心城区和贵溪市建设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重点项目203个,总投资近414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12.5亿元,完成投资113.39亿元,项目完成率100.8%。二是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2024年加装电梯新增审批通过26台,新增完工29台,正在施工10台。

2.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一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得到巩固。加强动态巡查管理和水质监测,检查城市重点水体14个,未发现新增及返黑返臭水体。二是扎实做好扬尘治理工作。对全市建筑工地开展全面排查,凡未落实“6个100%”要求的一律限期整改,对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工地进行行政处罚13起。三是扎实做好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共完成特殊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项目26个,消防竣工备案项目5个。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双随机”检查行动5次,检查项目23个,发现问题81处。

3.城市历史更加彰显。加大历史建筑排查力度,对各区(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调研走访,年内共摸排历史建筑27处,全市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共计82处,均已测绘建档并挂牌保护。

(五)坚持城乡融合,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1.美丽乡镇建设持续推进。实施完成170个、总投资6.9亿元的“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项目,镇区功能品质持续提升。纵深推进十大专项整治攻坚行动,持续保持镇区干净整洁有序。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物业进乡村”等长效管护机制,促进集镇长治久美。

2.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有力。坚持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动态监测和集中排查相结合,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和信息互通,对符合危改政策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及时纳入年度危改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1户,占计划任务的110.15%,实现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存量危房“动态清零”。采取“业内信息比对”和“业外现场核实”的方式,开展了脱贫户住房安全保障“回头看”工作,对全市10717户脱贫户逐一核实其住房安全情况。同时,将全市27368户农村低收入群体房屋基础信息和安全情况全部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

3.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理日益规范。实施龙虎山镇提标改造、冷水镇污水设施扩容改造和天禄镇生活污水设施终端及其配套管网建设以及锦江、上清、鸿塘、河潭、春涛等乡镇配套管网项目建设。年度新增处理规模160吨/日,新建或改造配套管网20.2公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整改,采取周调度、督查通报、核实“销号”等方式,推动鸿塘、志光、周坊、罗河、春涛等乡镇设施因设备损坏、管网破损等问题导致运行不正常的整改,确保设施运行恢复正常。全市19个建制镇26座污水处理设施有23座落实了第三方运行管理,其余3座为乡镇政府自行运营,做到100%有人管。制定出台《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管理长效机制》等指导性文件,明确建制镇运行管理责任体系、日常巡查、监测监管、停运报备、安全运行等机制。

4.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有序开展。推动贵溪市完成耳口曾家等3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并通过省级专家技术审查,市政府日前已批复实施。制定并出台了《鹰潭市城乡建设领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负面清单及指导措施(试行)》,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启动开展了贵溪市传统建筑抢救性修缮工作,完成传统建筑修缮17栋。印发《关于开展鹰潭市传统建筑普查的通知》,组织各地开展传统建筑普查。

二、2025年的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鹰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住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释放住房城乡建设稳增长的巨大潜力,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统筹推进“四好”(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稳住楼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坚决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决做到“一个引领”,在推进作风转变上交出新答卷

1.营造住建行业好风气。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建设,驰而不息正行风、树新风,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治理。推进建筑市场从“严进、松管、轻罚”向“宽进、严管、重罚”转变。持续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涵养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

2.要传播住建领域好声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正面宣传,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新闻宣传效能,以高质量新闻宣传服务保障全系统中心工作。切实增强保密意识,构建坚固可靠的保密防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强舆情跟踪研判和引导处置。畅通民声民意表达渠道,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办实。

3.要树立住建铁军好形象。深化“改文风、转作风、树新风”主题活动,持续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调研扎堆、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织密铸牢基层组织体系,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创建党建特色品牌,提升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加强干部培养,锻造专业敬业的精神品格,增强狠抓落实的能力本领,锻造一支忠心向党、心系人民、善作善成的住建铁军。

(二)坚实巩固“两大支柱”,在服务经济发展上作出新贡献

1.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全力促进市场止跌回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优化市场监管,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以需定购、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再帮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稳步推进现房销售试点工作。研究我市现房销售政策储备,试点开展商品房现房销售,切实解决现行预售制逾期交付等突出问题,为商品房销售由预售制度向现房销售平稳过渡探索积累经验,促进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平稳健康发展。合理引导供给打造品质住宅。围绕“质量、功能、低碳、服务”四个重点,从政策标准、规划设计、施工建造、查验交付、物业运维等环节入手,以解决质量常见问题、提升居住体验为基础,集成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装配式技术、低碳技术、健康住宅、智慧物业等先进设计理念,建设高品质住房,营造美好居住生活。

2.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2025年,力争实现建筑业产值止跌回稳、稳中有增。推进PC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积极引导工业厂房项目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建造,力争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达40%。推进绿色建材认证和推广应用,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高品质绿色建筑占比,力争全市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30%以上。做好“四冶”退库应对准备,加大企业入统入库力度,积极支持企业晋级,强化落实部门协同入统入库工作机制,形成合智合力,联合筛选,积极推进,全力解决“入库源”的问题,力争新增入库企业30家。

3.加大白名单融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制度,常态化开展房地产融资协调工作,建立银行支持“白名单”项目正向激励机制,做到“应进尽进”“应贷尽贷”,保障项目建设交付、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4.扎实开展保交房攻坚战。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交房攻坚战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加强统筹调度,综合运用融资“白名单”、闲置存量土地盘活等政策工具,分类处置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交付,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将任务细化到区市、细化到项目、细化到月份、细化到套数,2025年计划完成保交房任务量2264套。

(三)着力突出“四个统筹”,在助力城乡融合上迈出新步伐

1.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一是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建立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更新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力争城市更新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功能齐全完备、城市品质高端大气、城市生活舒适便利。2025年,计划总投资212亿元,计划实施项目122个,积极争取第二批国家城市更新示范城市。二是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以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建设为主线,对标先进一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更加深入地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十大行动,争取2025年进入品质再提升全省先进城市第一梯队。三是严格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常态化工作,做到源头把控、过程监管、验收把关、日常运维。四是加快构建以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实现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200套。五是大力推进“三改”工作,鹰潭市计划开工改造城中村项目2个、共500套;计划开工改造国有土地上危房878套;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3个、涉及居民2372户。

2.统筹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制定乡村建设工匠管理办法,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过程监管,加强农房建设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继续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并结合属地加大工匠培训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农村建筑工匠参与培训,做到应培尽培。

3.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施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网提升工程,以示范类乡镇建设为重点,持续常态化开展垃圾处理、水体清洁、卫生乡镇创建、道乱占等十大专项整治攻坚行动。聚焦道路交通、便民服务等“十项基础设施”建设,补齐集镇发展短板,保障居民生活、生态、生产需求。

4.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快编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体系规划,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评估,推动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四)大力推进“四好”建设,在确保人民安居上再上新台阶

1.建设人民满意“好房子”。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以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便捷、安全耐久、和谐美丽为目标,通过健全标准、分类试点、品质引领、加大供应等方式,创新发掘新型住房需求,推动住房供需转型升级。分类启动一批高品质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改造、现代宜居农房、老旧小区改造等不同类型“好房子”试点项目建设。

2.建设幸福安全“好小区”。按照“能装尽装”原则,大力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力争2025年全市加装电梯完工30台,力争完成老旧住宅电梯更新140台。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物业行业发展,制定“红色物业”配套政策,探索发展智慧物业和“物业+”模式,加快服务模式转型升级。要大力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深化“共建红色物业 共享美好家园”活动,力争年底前实现“三个全覆盖”:物业行业、物业企业、业委会党组织全覆盖,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符合条件的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管理委员会全覆盖。

3.建设试点示范“好社区”。认真研读上级关于“好社区”建设标准体系、设计管理制度、项目生成机制、工作协同机制等。尽快选点布局,协同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无障碍社区等工作,推动完整社区建设标准迭代为“好社区”建设标准。

4.建设韧性宜居“好城区”。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后半篇文章”,加强后期管养;加快编制地下管网建设专项规划,加快实施老化燃气管道和供水管道更新改造。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切实强化“四个攻坚”,在解决遗留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1.打好东湖环保攻坚战。一是完成东湖清淤及补水工程,以内源治理、引水活化、强化管理为抓手,逐步提升东湖水质。二是完成东湖周边片区管网排查,根据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三是启动东湖周边管网系统化整治工程,到2025年底,东湖水质达到V类水标准。四是适时启动老城区西片区的管网排查工作。五是积极推进老城片区项目申报和实施。

2.打好绿地保交房攻坚战。一是督促绿地江西事业部回笼资金到政府共管账户。二是督促鹰潭绿地公司尽快落实资产工抵。三是督促鹰潭绿地公司倒排施工进度计划,加强现场督导,确保现场施工进度如进度履约,及时向业主通报建设信息,加快完成保交房交付任务。四是做好业主稳控工作,及时掌握重点群体动态,做好解释沟通工作。

3.打好防腐厂棚改攻坚战。一是对接好其他部门,加速完成土地置换和房屋征收,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二是督促防腐厂、铁物置业公司做好征收资金保障和安置房建设工作,确保征收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安置房建设尽快复工。三是加强中兆悦府监管资金管理,确保安置房和商品房建设按计划推进。

4.打好碧海蓝天攻坚战。一是督促破产管理人修改变价方案召开债权人大会。二是按照征收程序积极推动法拍房征收工作。三是再次公开拍卖资产、完成收储。四是积极协调意向投资人争取签订投资意向书。

(六)坚持筑牢“四个底线”,在抓好安全稳定上应对新挑战

1.筑牢建筑施工安全底线。严格履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行业监管,创新监管举措,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坚持企业质量安全主体,加强全面质量安全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安全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安全水平,努力做到施工安全“零事故”。

2.筑牢城镇燃气安全底线。全面落实五项规范安全管理措施,压实燃气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开展企业自有产权瓶的明察暗访,规范燃气配送统一管理,严格落实入户安检制度,保障用气安全“最后一公里”。

3.筑牢隐患房屋安全底线。一是筑牢自建房安全底线。加大暗访督导力度,重点聚焦C、D级经营性自建房,抽查管控措施是否严格、工程整治措施是否到位,确保“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带险不经营、经营不带险”。二是筑牢农村危房安全底线。按照“应改尽改”和“保持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动态清零”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对监测出的新增危房及时列入改造计划,实现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应保尽保”。

4.筑牢党风廉政安全底线。一是夯实思想基础,增强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督促全体党员干部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夯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不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分析研判工作,完善廉政风险监督制约机制,通过紧盯关键风险点,严格责任追究,倒逼行为规范,营造从严从紧抓纪律的浓厚氛围。三是夯实日常监督,用好“四种形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对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提出告诫、提醒和引导,防止小错铸成大错。

在做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还要扎实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消防、桥梁、测绘、拆迁、法规、政务信息、保障房管理、白蚁防治、工会、青年、妇女、儿童、帮扶、行业协会等工作,促进住建事业全面过硬。

2025年2月10日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49626.html

上一篇:

政策新闻 | 宁夏住建厅召开“数字住建”暨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下一篇:

政策新闻 | 广元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违法停车告知单印制项目公开询价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