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分享

政策新闻 | 《襄阳市中心城区供水专项规划(2024-2035)》批前公示

发布于:2025-05-12 14:34:21
486人 分享

为保证襄阳市中心城区供水安全、提升供水品质,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组织编制了《襄阳市中心城区供水专项规划(2024-2035)》(以下简称本规划),现将本规划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三十天。诚挚邀请广大市民朋友和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

一、公示期限

2025年5月9日至2025年6月7日。

二、公众意见反馈渠道

1.电子邮件:307980709@qq.com

2.邮寄地址:襄阳市樊城区建华路15号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公用事业管理科。邮政编码:441003(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请注明:“襄阳市中心城区供水专项规划建议”字样)

联系电话:0710-3212267

接听时间:工作日8:30-12:00 14:30-18:00

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2025年5月8日

《襄阳市中心城区供水专项规(2024-2035)》公示内容

一、规划背景

目前,襄阳市现有二、三、四、五共计4座水厂,其中二、四水厂供应江南片区(襄城),三、五水厂供应江北片区(樊城、襄州、高新、东津),总供水能力略有富余,供水应急体系基本建立。

二、三、四厂取水口位于中心城区,水源地保护压力大,城市滨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水厂建成年代久,设施老旧,现状用地限制,无扩建条件。现状水厂布局与城市未来发展重心不适宜,用水高峰期城市东部、北部区域存在瓶颈。襄城片区与其他区域管网未连通,供水可靠性不高。

随着“引江补汉”工程的实施,未来会对汉江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鄂北二期工程从襄阳境内穿越,给襄阳人民喝上优质水提供了契机。城市供水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事关城市运行安全大局,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呼声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加强优质水源配置,持续优化供水服务,不断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市民“喝上优质水”。

二、规划范围及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襄阳市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的范围,总面积351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远景2036-2045年,服务人口300万人。

三、规划目标

以供水安全为底线,以优水优用为目标,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安全、优质、节能、韧性”的供水保障体系。

水源:安全优质。供水水源、水质满足安全优质要求,形成主水源+应急备用水源的原水体系。

水厂:先进韧性。归并分散的取水口,水厂进行集中制水,体现大型工业水厂的规模化效应,降低运行成本,统一集中管理。

管网:区域联通;打通管网关键节点,实现全市供水一张网。构建清水高速通道,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

运行:节能高效。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四、规划方案

(1)供水量预测

2035年供水量为75万m3/d,远景2045年供水量为100万m3/d。

(2)水源规划

主水源: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让市区人民尽快喝到丹江口水库优质水。

应急备用水源:汉江、冢子湾水库。

(3)水厂规划

保留五水厂,逐步关停二、三、四水厂,新建一座60万m3/d新水厂,东西对峙供水,规划形成“1 网、2厂、5片”的供水总体布局。

“1网”:是指全市一张统筹调度的供水管网;

“2厂”:五水厂、新水厂;

“5片”:是指襄城片、樊城片、东津片、襄州片、鱼梁洲供水片区。

五、近期建设规划

新建新水厂一期工程,供水能力40万m3/d。新建鄂北工程至新水厂的原水管线,合计约21km。新建新水厂至五水厂的原水联通管线,合计约21km。配套建设新水厂的清水主干管,合计约15km。新建东津至襄城、襄城至樊城的清水联通管线。将三、四水厂改造成泵站。近期工程总投资约24.3亿。

附图:供水分区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76445.html

上一篇:

政策新闻 | 锦州市涉农民生重点项目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

政策新闻 | 新余市住建局2025年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