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越南海防市这块150㎡的狭长基地时,建筑的坡屋顶像一片温柔的海浪缓缓抬起,檐口压低,整座建筑仿佛只是一层,稳稳地嵌入乡土街景。委托人将它称为“母亲的家”,我记着这名字,也记着他回乡的心意,想起委托人童年辗转的记忆,如今他希望这个房子回馈母亲和唤回儿时旧屋的情感。

踏过前庭,低檐贴着额头投下浓密阴影,陶缸里被屋面折线引来的雨水清亮如镜,我似乎听见微风掠过水面时细碎的涟漪声,体会到被庇护的静谧。此刻空间的尺度让我放慢呼吸,仿佛先在门外卸下旅途的尘土,再用一眼澄澈的水面接受家的接纳。



转入客厅,东侧抬起檐口的阳光直直倾泻,我的视线被它牵引。中庭上方洁白的天光随后包围四壁,与前一束光在地面交叠成温暖椭圆。我感到空气沿夹层露台的开口缓缓下沉,衣角被轻轻牵动,室内彷佛浮着凉爽的波纹。


我从客厅侧步入与之相连的厨房,灶台正面对着庭院,切菜声在绿意间回响,油香偶尔卷入吹来的东南风,让味觉与嗅觉先入为主。继续深入,我穿过被几个庭院松散镶嵌的动线,来到卧室。厚实墙体只留一扇窗口,那一框静默的绿地过滤了外界声色,心绪于是沉静如水。


顺着楼梯抬升,我抵达夹层露台,栏杆的高度正好可以坐下,我把手掌贴在温润的木面上,远处田野在屋檐之外徐徐展开,视野与心境同样被拉得宽阔。此时东南海风从被“提”起的屋角涌入,穿过客厅再越过卧室,空气带来丝丝咸味,也推动露台的纱帘轻摆,我似乎听到布料与风的细语。




回望整座住宅,我触摸到陶瓦与砾石墙粗粝的表面,感知现代结构被乡土外壳包覆形成的双层表情,多层次的庭院与房檐让白天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无需人工照明,垂直与水平的通风路径配合屋面抬角,令空气在客厅、卧室与露台之间不停流动,房子因而在热湿气候下实现节能、舒适与长寿命的平衡。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8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