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散装水泥工作会议在福州市召开,全省各市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漳州市在会上分享了在质量管控标准化建设、行业创新管理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2024年,漳州市预拌混凝土1009.68万立方米、预拌砂浆24.6万吨,折合使用散装水泥340.57万吨,有效减少城乡建设碳排放,助力碳达峰目标实现。漳州市整治无资质混凝土搅拌站工作得到省散装水泥中心的表扬肯定,预拌砂浆“禁现”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质量筑基:构建标准化管控体系 确保行业安全
标准化管理
以“实验室标准化”为突破口,持续推动预拌混凝土行业规范化发展。通过深化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建立从原材料检测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稳定达标,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筑牢防线。
政策先行
市住建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漳州市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范本(试行)》,以示范本形式规范企业合同订立与履行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涵盖价格、质量、交付等核心条款,减少市场纠纷。目前推广使用成效显著。
数字化监管
进一步打造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的电子网签平台,组织研发“漳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信息系统” ,运用电子签名技术,对接闽政通APP数据,为混凝土供需方签订合同提供了一个安全合法的服务平台,实现合同签订、生产数据等全流程可追溯透明化管理,有效防范价格恶意竞争和行业垄断。
绿色赋能:低碳转型与生态效益双轮驱动
将散装水泥推广与生态效益深度结合,2024年全市使用散装水泥340.57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6.8万吨、二氧化碳20.67万吨,相当于种植1148万棵树的生态效益。
绿色发展
全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使用量及使用率稳步增长,大幅减少水泥粉尘排放,为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重要贡献。
“禁现”政策
为加快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我市印发《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做好禁止工程建设项目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2024年,我市预拌砂浆供应量24.64万吨,较上年(16.42)增加了8.22万吨,增长率50.1%。
机制砂产业布局
10余家机制砂企业年产能超3600万吨,产品外销厦门及长三角地区,形成“本地保障+区域辐射”的绿色供应链。
协同共治:创新生产施工一体化监管 筑牢质量防线
漳州首创“双向延伸、双向联动”机制,打通“生产现场”与“施工现场”的监管壁垒。
质量抽查常态化
2024年开展预拌混凝土质量抽查38家次,抽检粉煤灰、砂、水泥等关键原材料241份,并现场随机抽取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供货的在建工程混凝土实体部位,重点督查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制度执行情况,共发出36份现场整改督导单,问题整改率100%。
管理水平技能提升
为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提高各企业实验室主任的业务管理能力,2024年,市住建局组织75家具有专业承包资质企业的实验室主任参加能力考核,考核内容涵盖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考核结果应用于质量安全管理,深化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成效。
2025年,市住建局将聚焦三大方向推进散装水泥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强化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质量监督,提升行业信息化、智慧化监管水平。
二是加大预拌砂浆推广应用
落实预拌砂浆推广、使用和禁现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并加强专项督查,加快已出台的“禁现”政策落地。
三是推动行业规范自律
积极探索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机制完善,遏制恶性竞争,推动我市混凝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文稿来源:市局新材综合管理办公室
图片来源:部分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7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