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伶仃洋上,一连串的海岛如同珍珠般镶嵌在蔚蓝的海面之上。在这些岛屿中,有着距离珠海内陆最远的海岛镇——担杆镇。
担杆镇外伶仃岛
担杆镇毗邻香港,担杆镇是珠海市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下辖的海岛镇,范围包括三门列岛、担杆列岛、佳蓬列岛等83个岛屿,陆地面积44.5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辖区生态资源和海洋环境禀赋优越,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担杆镇着力补足设施短板,依托绿色资源,撬动“金山银山”,通过高质量推动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打造海上“IP”品牌等方式,逐步探索出符合担杆镇实际和特色的海岛发展道路,按下了发展加速键,让海岛居民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
担杆岛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
昂首阔步启征程,向海扬帆谱新篇。当前,担杆镇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培育打造环境更宜居、服务更友好、产业更兴旺、人文更深厚、治理更高效的和美海岛为目标,奋力谱写担杆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精准发力补短板 共绘和美海岛图卷】
担杆镇生态环境优美,发展条件优越,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但在基础设施上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是大湾区唯一一个未接通大电网的建制镇,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与不便的交通等也给海岛建设带来困难。
为避免因基础差底子薄,而陷入“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体验”困境,近年来,担杆镇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海岛产业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电量满格”的劲头推动海岛高质量发展。一张精准发力补齐短板的规划图徐徐铺开,海岛也吹响了改造升级的集结号。
据担杆镇党委书记黄静静介绍,针对水、电、通信服务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的困境,担杆镇克服了“路途远、设计慢、费用高、建设难”等困难,供电方面,实现“陆岛同价”,自6月30日起,外伶仃岛、担杆岛居民用电成本从3.28元/度大幅降至0.609元/度,预计每年可为海岛居民和商户节约近八成电费,破解了海岛多年发展难题。供水方面,与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供水服务合作协议,外伶仃岛流水坑水库、水厂已建设完工,预计11月底完成验收,将为海岛供水提供坚实保障。通信方面,目前已建成实现4K广电微波、4K高清收视全岛覆盖等通信设施,以解决部分区域通信信号弱、应急救援通信困难等问题。
采访担杆镇党委书记黄静静视频
更便利的交通是担杆镇居民的衷心期盼,也是让更多游客登岛的基础。为此,担杆镇积极推动增设担杆岛航班,由原来每周2班增至每周5班。
来往于市区和担杆镇的航班
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交通、水电信号外,岛上的其他基础设施同样需要更新升级。独特的海岛城镇景观环境风貌是自然与历史文化交融的产物,如何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推进海岛景观有机更新,是新征程中对担杆镇管理者的一大考题。担杆镇立足自身发展水平和人口特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海岛建设,加快打造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
黄静静表示,担杆镇先后完成了外伶仃岛伶仃湾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外伶仃岛景区配套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外伶仃岛标志塔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外伶仃岛北帝庙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担杆村基础设施修缮、担杆村房屋“三线”整治、担杆岛观星平台及观日亭片区环境整治等工程,紧锣密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担杆岛安居工程等项目,增设和修复基础设施,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危房加固修缮,提升圩镇整体风貌。
在景观方面,该镇大力推进小石咀片区旅游基础配套工程、外伶仃岛石涌湾新建栈道及周边环境景观提升工程、外伶仃岛游客服务中心、后勤综合服务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游客对担杆镇的“初印象”明显提升。
担杆镇外伶仃岛风貌
从外伶仃岛客运码头下船,一条盘绕在绿林和礁石之间的蜿蜒小径是海岛送给游客的见面惊喜。穿梭其中,或倚栏凭海,或坐于礁石,赏霞绯映海,感受着独特的海岛风情。随着担杆镇观澜小径、登山步道等建设工程的逐步推进,一条从海到山贯通的步道体系已经形成。漫步其中,不时可见许多带有海洋特色的地标公园,市民、游客争相打卡,欢声笑语遍布山海之间。
蹄疾步稳谋新篇,驰而不息再出发。如今,担杆镇各项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水电得到保障,航线运力持续加强。海岛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岛民们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游客体验也更为舒适。
担杆镇外伶仃岛山海风光旖旎
【深挖本地特色 激活海岛文旅新动能】
发展大计,规划先行,担杆镇风貌提升的背后,离不开切实可行的规划。2024年9月起,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全省第二批301个典型镇建设规划成果进行审查,担杆镇的《担杆镇建设规划(2024-2026年)》在众多规划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
该规划由担杆镇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据参与规划编写的该研究院横琴分院副院长姚月介绍,自“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担杆镇以建设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岛旅游度假目的地、生态零碳文旅休闲示范岛为目标,以“奇石秘境,潜游伶仃”为IP,开展了海岛新兴经济培育、文化赋能海岛景观提升、生态零碳基础设施提升、共享共富的旅游设施升级扩容等4大行动,系统梳理了17项工程和50个建设项目,在近两年稳步推进建设。
采访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横琴分院副院长 姚月视频
在文旅层面,担杆镇以“文旅融合”“渔旅共生”“科技赋能”三条主线持续擦亮生态海岛、智慧海岛新名片。
要想保持核心竞争力,就要从单纯的观光向文旅融合的休闲度假转型升级。得益于担杆镇近几年不遗余力推进的强长板补短板工作,该镇海岛风貌有了显著提升,游客也更愿意留在岛上深度感受担杆镇特色。在此基础上,担杆镇积极推动酒店、民宿等业态建设,以期将“客流”变“客留”。
担杆镇外伶仃岛已建成的酒店
广东建安昌盛控股集团是一家以建筑施工总承包为主业,同时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综合性一体化建筑服务商,因担杆镇良好的产业发展潜力和优美的景观环境,在2016年选择在此投资。
采访广东建安昌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宏视频
据该公司副总裁王宏介绍,公司自入驻担杆镇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先后投资建设了昌盛外伶仃岛臻诺曼丹度假酒店、山海云曼民宿等项目。
其中,山海云曼民宿自开业以来,年收入超500万,为当地提供了1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而臻诺曼丹度假酒店总投资2.6亿,未来将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年营收3000万。
在引进建安昌盛集团的同时,担杆镇也鼓励镇属企业运营潜水科普馆和文创商店等新业态,扶持村集体企业建设休闲渔业平台设施、开展闲置物业民宿改造等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造血”功能,反哺本土经济发展,一间间特色民宿不仅留住了乡愁,更让众多游客感受诗和远方。
担杆镇的特色民宿
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彰显特色文化必不可少。为此,担杆镇融合“钓”“赛”“游”元素,高质量举办“伶仃王”杯海钓争霸赛和万山论钓外伶仃岛分站赛。同时,加强非遗文化宣传,高标准举办“北帝诞”民俗文化节,包装推出民俗风情系列活动、乡愁集市、渔集市等一批文旅活动。
在饮食方面,担杆镇推动建设示范网红餐饮,第一期驿站项目投入运营,加速打造集“露营+音乐+美食+夜市”一体的“灯光夜市”露营基地。
担杆镇外伶仃“三宝(狗爪螺、将军帽、海胆)”
为进一步优化游客体验,担杆镇聚焦“数字技术+文旅”,推出集景区导览、酒店预定、美食搜索等功能于一体的“探伶仃”智慧景区小程序,依托外伶仃岛新“伶仃三宝”IP和VI体系,建设全岛智慧旅游服务系统。
一套组合拳下来,担杆旅游综合影响力持续增强,2023年外伶仃岛接待游客6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82%;过夜游客35.03万人次,同比增长158.89%;旅游综合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136.44%,实现村民、村集体、政府三方共赢。
担杆镇外伶仃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帝诞
担杆镇外伶仃岛沙滩
【擦亮生态底色 写好绿色文章】
文旅之外,建设海洋牧场也是担杆镇的推动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据黄静静介绍,担杆镇围绕高质量推动海洋牧场项目建设,引入并有序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和九洲养殖工船项目建设投产。
其中,隘洲项目将打造3个创新型桁架式养殖平台,预计年产值可达9800多万元。九洲项目养殖产能可达3000-5000吨/年,等同于一个5000亩以上的池塘养殖场的鱼产量,可以替代3000个以上的近岸“渔排”,预计明年年初投产使用。依托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将以“大渔带小渔”“新型带传统”实现联农带农,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环境改善的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局面。
担杆镇外伶仃岛码头
担杆镇的发展依靠着绿水青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时刻不忘生态优先,在建设海洋牧场的同时,担杆镇也在推动庙湾大型人工鱼礁示范区打造。据统计,外伶仃岛周边海域礁区,总计建设并投放人工鱼礁礁体5300个。
在绿美生态方面,担杆镇持续推进“生态复绿”工程,引入“海岛大管家”模式,打造集环卫、景观绿化、生活垃圾分类等全站式精细化管理平台。实施“绿美担杆”行动,推动打造标志塔郊野公园、矿石湖生态林等一批绿美生态示范点,将担杆岛打造为山海相连、蓝绿交织的零碳岛、生态岛。同时,担杆镇还完成了外伶仃岛林分林相改造项目和外伶仃岛历史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今年以来造林约250亩,修复矿山面积5.7公顷,种植乔灌木3466株,覆盖面积达3000平方米,打造出了海岛“天然氧吧”。
担杆镇外伶仃岛内绿树成荫
保护并不意味着隔绝,在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为城镇建设增光添色上,担杆镇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径。
如担杆岛省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庙湾市级珊瑚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固然需要严格保护,但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担杆镇策划一批保护与利用、教育相结合的游览体验线路、特色消费场景、科普教育活动,擦亮担杆的特色旅游品牌。规划提出打造野生动物科普教育、海洋摄影创作基地、潜水运动协会、海洋艺术工坊等一批省级旅游品牌,利用独有的自然沙滩、特色珊瑚打造出了沙滩潜水珊瑚观光基地,依托绿色资源,进一步撬动“金山银山”。
担杆镇庙湾岛
担杆镇庙湾岛珊瑚
砥砺奋进结硕果,乘势而上启新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的担杆镇已经从碧波万顷的伶仃洋上一个边远的渔村,蝶变为游人如织的世外桃源。接下来,担杆镇还将继续围绕海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产业、人文环境等方面发力,奏响和美海岛“奋进曲”!
担杆镇外伶仃岛夜景
【结语】:
珠海“百千万工程”,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部署要求,“瞰·珠海”微信系列用了十期的篇幅,通过与“百千万工程”建设者和规划者面对面访谈及现场走访等形式,详细介绍了多个西部镇和海岛镇推动“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特色亮点和取得的成果。
凝心聚力谋发展,振奋精神再出发。通过镜头和文字,我们一起见证和回顾了产业重镇产城融合的蝶变,目睹了海岛小镇文旅提档升级的跨越式发展。从陆地到海岛,从镇域到乡村,肉眼可见的改变无不折射出了珠海扎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蓬勃之态、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坚定决心。
奋楫扬帆风正劲,勇立潮头逐浪高!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加力提速之年,“瞰·珠海”记录下了珠海多个镇域用实际行动交出阶段性成效答卷。未来,期待各镇街能继续乘势而上、蹄疾步稳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沐光而行,持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新篇!
来源:局园林环卫建设科、珠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3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