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分享

政策新闻 | 随州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于:2025-04-13 11:34:21
76人 分享

2024年,市住新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扎实抓好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等领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治理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全市共有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8个,其中:市级2个,随县1个,广水市3个,曾都区1个,随州高新区1个,处理能力18万吨/天。其中:市级2个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规模15万吨/天,主要负责收集处理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含随州高新区城东片区部分工业污水;随州高新区淅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万吨/天,主要负责处理高新区工业污水,含淅河镇生活污水。广水市3个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广水市城区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园区污水。曾都区城北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万吨/日,主要负责处理曾都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及明珠路以北生活污水。

(一)污水处理相关指标情况。2024年1--12月份,中心城区处理污水6058.95 万吨,污水集中收集率为72.03%。随县共处理污水345.81万吨,污水集中收集率41.9%,进水BOD浓度95.2mg/L;广水市处理污水3857万吨,污水收集率64.82%,进水BOD浓度96.99mg/L;曾都区606.28万吨,污水收集率72.94%,BOD浓度42mg/L。随州高新区共处理污水329.3万吨、进水BOD浓度46.7mg/L、污水集中收集率95%。

(二)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情况。随州市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日均产生污泥40吨,目前城区已建成污泥无害化处理厂1座,日处理能力为50吨/日,处理工艺为中温碳化,完全满足城区污泥无害化处置需要,随县采取堆肥处理,广水市污泥采取焚烧方式进行处理,全市污泥处理处置实现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情况。按照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推进老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中心城区10条主干道、74条背街小巷和721个老旧小区全部实现雨污分流,2019年以来累计新建(改造)污水管网约89.62公里。开展城南高铁新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绿地小区、向阳还建房、涢水还建房和市委党校等4个排水单位纳入收集范围,消除管网空白区。各县市区分别开展排水管网排查整治工作,查明各类管网混接点143处,3级和4级管网缺陷120处,截止目前已完成错接混接整治140处、管网缺陷120处。

(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随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内14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治理完成,广水市2022年新排查发现的1条黑臭水体管网截污工程已基本完工,经水体监测基本消除黑臭,正在申请销号。在前期完成73处排水口治理的基础上,对沿(㵐水、涢水)两湖两岸进行再排查,完成中心城区12处新发现排水口的治理改造。

(五)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全市37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持续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曾都区再投入4000余万元开展厂区扩容和管网延伸项目建设,增加处理规模3400吨/天。不断加强对日常运营和管网维护监督考核,坚持定期调度厂网运维情况,运营绩效得到显著提升。各县市区全部完成厂区监控设备和县级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一张网”信息化监督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压实责任,集中开展问题整治。认真履行生活污水治理行业监管责任,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通过对污水处理厂集中收集率和进水BOD指标提升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分析,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管网建设存在“质”和“量”的矛盾,有的管网建设时间长,存在渗漏现象,有的管网延伸不够,没有做到应接尽接,该收集的污水没有收集,一方面导致运行不达标,另一方面继续污染环境。强调客观原因多,主观上查找问题不够。针对目前存在的管网接户、管网延伸、以及功能性缺陷等问题,着重在提高管网有效接户和问题管网整改上下功夫,加大雨污分流和管网延伸建设力度,切实做到应接尽接,打通污水收集的“最后一米”。

(二)进一步强化督办,对标问题精准发力。全面排查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督促各地加快管网排查进度,形成城市排水系统“一张网”;加快管网缺陷改造进度,会同市水务集团启动随州市城区地下管网“五个一”工程,按照“一次管网普查、一次科技赋码、一次运用建模、一次建设开挖、一次治理到位”的要求,成立工作专班,聘请永业行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并编制《城区厂网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结合随州实际,有序推进五个一工程。同时,结合国债排水防涝项目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性治理,推动解决雨污合流、管网漏损、外水汇入、运行低效、集中收集率偏低等问题。强化排查成果运用,积极申报新一轮排水国债项目,彻底解决管网上岸、有效接户和部分水体管护不佳等问题,扎实推进管网攻坚战。

(三)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运营监管能力。落实排水管网周期性检测评估制度,结合特许经营权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督、考核和管理,督促污水处理厂规范有序运行。加大管网巡查和巡修力度,全面整改已建管网错接、漏接、混接、渗漏、损坏等问题,切实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依托城南高铁片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建设,探索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化建设管理新模式;围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长治久清工作目标,加快完善城市内河“河长制”、排水许可管理、管网及水体维护养护、环境监测等一系列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黑臭水体整治效果不反弹。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73140.html

上一篇:

政策新闻 | 漳州市住建局组织召开“房票”合作企业交流会

下一篇:

政策新闻 | 关于咸宁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2025年第1季度水质检测情况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