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贵阳市住建局召开《贵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抗震处理导则(试行)》培训宣贯会。通过互动研讨,对《导则》进行政策解读、条文剖析和案例分享,会议由主编单位贵阳市建设工程抗震服务中心负责人宋娟主持,《导则》主编专家、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正高级工程师冉群担任主讲。邀请市城更中心、各区县市城更中心、各区县市住建局、施工图审查单位、相关设计、施工单位及检测鉴定机构代表参加本次宣贯大会。
贵阳老旧小区多建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普遍存在结构体系混乱、材料强度低、构造措施缺失等问题,导致抗震性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改造过程中还面临标准执行不统一、协同机制不完善等挑战。为此,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历时2年开展技术攻关,结合贵州喀斯特地貌特点及贵阳老旧建筑以80年代砖混结构为主的实际情况,编制完成贵州省首个针对老旧小区抗震改造的系统性技术导则,并取得专利3项,工法1项,《导则》的出台填补了技术空白。
《导则》建立健全全流程技术指导体系,系统性地整合了抗震相关标准与地方实践,形成覆盖“检测鉴定—加固设计—施工验收”,即哪些情况需要做抗震加固,如何进行抗震加固的全链条技术指导。同时,《导则》统筹城市更新与安全治理,将抗震改造纳入城市更新行动,实现与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外立面整治等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降低综合改造成本。
在专题培训环节,通过“理论+案例”模式,重点详解了《导则》核心内容:一是结合贵阳市的抗震设防烈度、地质条件和建筑特点,细化抗震检测、鉴定、加固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技术措施,确保改造后房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二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指导施工工序控制,重点监管隐蔽工程验收及关键材料复验,确保抗震处理质量可追溯;三是统筹抗震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衔接,避免重复施工。
住建部倪虹部长提出:“老房子我们也要结合城市更新,想办法把它改造成好房子。”改造不仅是“穿衣戴帽”,更要“强筋健骨”,未来,贵阳将用安全韧性托起城市更新,让“老居民”在“老地方”乐享“新生活”!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7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