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项目位置 上海杨浦
建成时间 2024年10月
占地面积 37708平方米
建筑面积 24642.5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引言
杨树浦路670号为英商怡和纱厂(Ewo Cotton Mills. Ltd.)旧址,始建于1896年,至今已有近130年历史。近期,该厂已完成百年来的首次全面修缮升级和功能更新,以崭新的面貌开启新的篇章。
这里不仅是外资在上海开办的第一家纱厂,也是上海红色工人运动的阵地,见证了上海近代工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与变迁,是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之一。
基地内现存历史建筑6幢,类型涵盖工业厂房和花园住宅,由马海洋行等近代知名事务所设计。此处1999年9月23日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2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杨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21年5月6日,老怡和纱厂门前又被公布为“恽代英烈士被捕处”革命遗址。
2021年12月,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装修(修缮)工程正式立项,开启了从设计到施工为期三年的修缮工程。本次工程从总体规划、功能更新、保护修缮、景观营造、智慧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造。
01 城市区位
1869年,公共租界当局在原黄浦江堤上修筑杨树浦路,拉开了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序幕。随后的岁月里,杨树浦工业区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众多之最。至1937年,区域内已有57家外商工厂,民族工业已发展到301家,成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基地。它见证了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杨浦滨江位于黄浦江岸线东端,被称为上海滨水“东大门”,全长15.5公里,主要分为南、中、北三段。南段从秦皇岛路到定海路,中段从定海路至翔殷路,北段从翔殷路至闸北电厂。本项目所在的杨树浦路670号位于其南段。
02 历史沿革
英商怡和纱厂开办于1896年,由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 , Ltd)以白银50万两创建,是上海开埠后外商在沪开设的第一家纱厂。1915年怡和洋行又斥巨资在今杨树浦路1056号开设杨树浦纱厂。1921年,与同属怡和洋行的杨树浦纱厂、公益纱厂合并为怡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当时英商在沪投资的最大工业企业之一。
怡和纱厂中保留有早期的工业建筑,其外观样式及空间形制具有典型性,厂区规划及布局形式具有代表性,是关于近代产业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怡和纱厂受日本在华纺织同业监管,工人被解雇,大部分机器被拆至日军管辖工厂,并日本投降前夕被击毁充为军火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此处由国民政府经济部接管,所有财产返还纱厂。该厂于1946年11月陆续复工。
1950年1月11日,工厂遭到国民党飞机轰炸,部分厂房被炸毁,厂区停产一年。1953年工厂陷入困境,次年1月被国家收购,更名为公私合营上海裕华棉毛麻纺织厂,又于1966年更名为国营上海第五毛纺织厂。
20世纪90年代,企业调整停产,临街的厂房曾经为家具城使用,后续东段改为杨树浦水厂出水泵房。2003年,上海毛纺厂企业注销。次年,杨树浦路670号被划入上海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
2021年,结合杨浦滨江整体功能提升,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启动保护和更新利用工程。
03 总体规划与景观设计
基地内的6栋建筑,原为厂房、废纺车间、仓库、大仓库、空压站和英老板住宅,建成年代久远。修缮前,厂房作临时办公用,大仓库为“青草沙水源给水技术与装备验证基地水资”实验用房,其它4栋建筑处于空关状态,部分屋顶坍塌,建筑结构存在安全隐患,亟待修缮和保护再利用。
本次场地更新的总体规划参照1909年初始设计布局,顺应历史肌理,延续原网格状结构布局,构筑与黄浦江景相通的视线通廊。
景观设计将清水红砖的肌理和颜色作为主题,贯穿于整个园区,并结合铸铁和耐候钢板等金属材质,打造以清水红砖为特色的具有工业建筑特征的景观环境。
场地依据地势条件及排水方向设置雨水花园和湿地,并置入喷泉水景、镜面水池、烟囱生态湿地等元素。此外,地面采用透水砖等材料,改善环境中的水循环,将“水”的主题贯彻于景观当中。
04 建筑特征与外立面保护修缮
场地内有六幢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但在本次修缮前,建筑立面均已被水泥砂浆及涂料覆盖。经历史考证及现场剥离面层,工程单位得出判断:六幢历史建筑中四栋楼为清水砖墙立面,一栋为混凝土框架清水红砖填充墙立面,一栋卵石干粘饰面。经价值评估,建筑原立面材质及风貌体现了近代工业建筑的时代及类型特征,故而修缮工程力图复原建筑立面材质及风貌,以彰显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一号楼(原厂房)始建于1909年前后,原为纺织车间。厂房曾是砖木混合结构,1970年大修时被改造为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建筑具有安妮女王复兴风格特征,面向城市道路的北立面及西立面为清水红砖墙,面向厂区内部的东立面及南立面为清水青砖墙。然而其外立面在后期改造中被水泥砂浆覆盖,角楼屋面、山花等特征装饰已缺失殆尽。经详尽的现场勘察和历史比对研究,修缮工程复原了建筑清水砖墙立面、角楼与屋面、山花装饰等,重现沿着杨树浦路绵延160余米的清水砖墙历史风貌。
二号楼(原废纺车间)始建于1909年左右,原为纺织车间兼布料仓库,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有着清水红砖外墙、木屋架连续折坡屋面和北向采光高窗。1950年1月11日,工厂遭到国民党军飞机轰炸,致使废纺车间南段仓库局部坍塌,是年由协泰建筑事务所进行炸毁后修缮设计,主要设计人员为汪敏勇、汪敏信。由于建国初期建筑材料有限,修缮工程采用青砖修补炸毁墙体,使锯齿形屋面形式有所变化。本次修缮工程修复了建筑清水砖墙立面和锯齿形金属瓦楞屋面,并保留了青红砖混砌的历史痕迹。
三号楼(原仓库)始建于1909年,原为清棉间。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清水红砖外墙、木屋架双坡屋面。北立面约二分之一面积及西立面三跨墙面在爆炸中遭到破坏,原西北角塔楼(集尘室)被炸毁。该楼的修缮设计与二号楼一同进行,将破损墙面以青砖修补。此外,修缮还剥除了过往改造中覆盖外立面的水泥抹灰,复原建筑清水砖墙立面,保留青红砖混砌的历史层次。
四号楼(原空压站)始建于1938年,原为羊绒染烘间,由挪威工程师汉斯·柏韵士(Hans Berents)设计。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为清水红砖,屋面为连续折坡屋面,北向为高窗采光。屋面板采用密肋梁空心砖,构造做法具有时代特色。然而建筑的部分窗扇在轰炸中损坏,后期改造中外立面被水泥砂浆覆盖。本次修缮工程复原了清水红砖墙及外立面梁柱黄砂水泥饰面,北侧加建的一层建筑采用黄砂水泥拉毛抹灰饰面。
五号楼(原大仓库)始建于1909年,由英商思九生洋行设计(Stewardson & Spence)。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清水砖外墙。原建筑为三层,面向黄浦江南的立面装饰有弧形山花和“1909”字样的盾形纹章。现状建筑为二层,山花装饰不复存在。本次工程主要修缮了清水砖墙立面。
六号楼(原英老板住宅)始建于1921年左右,由英商思九生洋行和慎昌洋行设计,为怡和纱厂英国大班住宅。初始设计图纸为假四层砖木混合结构双拼花园洋房,坡屋顶有阁楼及烟囱。总图显示,建筑外轮廓线在1951年发生变化,变化后与现状二层建筑外轮廓线一致,推测其于该年改建。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外墙为卵石饰面,屋顶为木屋架和机平瓦屋面。本次修缮工程修复卵石墙面及门窗木百叶,保留并修缮木屋架和红色机平瓦屋面。
05 室内保护修缮与更新
一号楼(原厂房)屋面结构在1970年已改建为预制混凝土桁架。改造方案结合新的办公功能,植入喷淋水管、空调新风、照明、报警等诸多设备,为保留和展示预制混凝土桁架,在钢筋混凝土柱上增设可逆且可识别的钢架作为新增设备的承载构件。
二号楼(原废纺车间)的锯齿形屋顶为重点保护部位,木柱及木屋架为内部特色建构。机电布管走线与灯光设计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在满足结构荷载的前提下,顺延坡屋面走向布置,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室内结构及空间特色。
三号楼(原仓库)尽可能保留室内洋松木梁柱、木柱托、三角木屋架等结构构件,按原形制、原材质、原工艺,将腐朽部分替换,并结合新功能,植入必要的设备与设施,力求干预效果最小。室内装修也尽量展现原木结构,表达建筑及材质的美感。
四号楼(原空压站)的修缮重点在于保护富有特色的锯齿形混凝土屋顶,保留天窗形式,实现通透的空间效果,为办公生活空间赋能。
六号楼(原英老板住宅)由于长久空置,屋面渗漏,室内损坏严重。本次室内设计延续原有花园洋房的装饰特征风格,结合历史图纸并参考同时期、同类型的花园住宅铺地、木护壁、家具等,复原了具有历史风貌特征的室内空间。
06 保护修缮设计亮点
·复原立面装饰细节
修缮工程根据历史资料,确定建筑装饰内容与轮廓,参考同时期、同风格、区域历史建筑装饰细节,复原一号楼沿杨树浦路清水红砖砌筑装饰细节,包括砖砌顶饰、石材压顶、清水砖墙立面、砖砌墙面装饰纹样等,恢复面向城市界面且最具特色的“最长红砖立面”。
三号楼的局部立面被刻意留出一块区域,用于展示清水红砖墙的修复过程,并制作铭牌标识对修缮前的水泥砂浆饰面、凿除饰面及修复砖墙的过程进行说明。这一做法增加了公众对建筑保护和修复工作的理解,不仅彰显了对修缮手艺的尊重,同时也展示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
·再现历史空间格局
修缮方案延续了工业建筑空间特色,保留废纺车间具有特色的折坡屋面建筑空间,保护仓库具有特色的木柱、木梁、木屋架、木柱托、木地板以及空压站的密肋梁空心砖折坡屋面。此外,方案局部更换腐朽木构件,植入满足使用需求的机电设备管线,在保留原建筑特色的的同时,使空间满足新的使用需求和现行规范的要求。
·保留有价值的历史修复痕迹
1950年怡和纱厂遭到轰炸,致使废纺车间及仓库局部坍塌,由于建国初期建筑材料受限,同年进行的修缮设计采用青砖修补炸毁墙体。本工程保留并修缮废纺车间和仓库青红砖混砌的墙面,保护过往修复的痕迹,呈现历史建筑的多元层次。
·保存呈现历史印记
在仓库施工过程中,建筑被发现存在局部简易地下空间,其混凝土梁上“人民团结起来”的红色文字清晰可见。文字推测为1970年代所书写,作为时代印记,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修缮方案保留了该痕迹,设置玻璃盖板并结合灯光设计予以展示,让建筑讲述历史故事。
·可逆可识别性焕新
一号楼(原厂房)A、B栋之间的连接体为1951年搭建的二层坡屋面建筑,楼板及屋面搭建在两侧建筑的外墙上,室内无独立结构。根据房屋质量检测报告,该连接体与两侧建筑未在结构之间设抗震缝,抗震性能较差。
本次修缮对其结构进行改善,使连接体楼板及屋面采用独立结构,与A、B栋结构脱开设缝。设计遵循可逆性原则,不影响历史建筑的结构性能。设计方案将两栋楼的外墙修复为原清水青砖墙面,在新的空间中植入联系垂直交通的旋转楼梯,营造了两栋历史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实现工业建筑可识别性焕新。
·工业特征景观要素
设计方案于场地内部置入与废纺车间平行的风雨连廊,保证人们在各种气候情况下均能便捷地使用园区内部。风雨连廊屋面形式与废纺车间折坡屋面相呼应,特征协调且可识别。
铸铁雨水管样式的灯杆作为景观要素,与相邻的杨树浦水厂及滨江工业带遥相呼应。入口处极简的雨蓬及踏步、楼梯等室外构件,采用耐候钢板制作,其颜色与清水红砖相协调,材质与工业厂房特征相呼应。
07 历史建筑技术交流与公众展示
·技术交流观摩
在修缮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该项目已作为遗产保护行业交流与公众展示的平台。2023年11月1日,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组织召开名为“匠心赓续 锈带焕新”的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交流会。会议通过行业技术观摩交流的形式,直击修缮第一现场,传播修缮理念与修缮工艺,更好地促进了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
·铭牌标识展示
杨树浦路670号承载了工业遗产、工人运动、解放初期自立更生等历史事件,项目设立铭牌,作为工业遗产和红色资源教育展示,以此体现怡和纱厂建造及修缮的历史。铭牌阐明了工厂背景及青红砖混砌的原因,讲述了历史建筑的特征及本次修缮工程的特色工艺,做到了让历史建筑讲好上海故事。
尾声:从“锈带”到“秀带”
工业遗产活化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和再利用,更是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空置多年的工业厂房得以新生,为城市注入经济活力与文化多样性。此外,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还减少了新建筑对环境的压力,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留存下宝贵的工业遗产资料和红色教育资源。
位于杨浦滨江“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修缮项目串珠成链,促进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转型,为上海的工业遗产转型再添一项更新活化的实践案例。
参考文献:
1.协泰建筑师事务所《杨树浦路670号英商怡和纱厂1950年1月大轰炸财产损失报告及A1,B1,C1楼修缮方案》
2.《上海第五毛纺织厂工人运动史》
3.上海城建档案馆历史图纸
4.Virtual Shanghai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装修(修缮)工程
项目类型:总体规划、保护修缮、室内装饰、景观灯光
项目地点: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670号
设计时间:2021年7月—2023年1月
建设时间:2023年2月—2024年10月
占地面积:37708平方米
建筑面积:24642.5平方米
建设单位: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EPC牵头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事务所网站:https://www.ecadi.com/
室内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总负责人:宿新宝、吴蕾
项目经理:吴蕾
指导总师:金瓯、岑伟
建筑设计:吴蕾、贡梦琼、于昊川、王晨颖、绪杏玲、赵宏斌、严安妮、毛寿亚、余林嘉妮、吴佳立、陈佩女
结构设计:沈忠贤、郝泽春、张喆、谢磊磊、王力行、柴茂祥、杜海玥、金瀚
电气设计:黄晓波、韦国龄、景卉、余杰、王之馨、孙森
暖通设计:沈列丞、杨志刚、袁浩波、肖理文、李阳
给排水设计:蔡春辉、刘积成
室内设计:侯晋、何嘉杰、郑晨、贺点
景观设计:包蓓蓓、陈康亮、施晓东、张靖
泛光照明设计:缪海琳、杨春晖、廖潺、乔志秦
建筑摄影:SFAP
摄影师网站:www.sfap.com.cn
版权声明:本文由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2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