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分享

BIM建筑|阮昕工作室新作:北鲲园,可居之墙

发布于:2024-12-25 10:36:35
42人 分享

北鲲园鸟瞰局部  摄影:苏圣亮
北鲲园墙体一段  摄影:苏圣亮

设计单位  阮昕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项目地点  上海闵行

竣工时间  2023年12月

用地面积  10000平方米

撰文  汪灏


围墙可谓中国城市自古以来最重要的空间组织元素之一。但随着中国城市开展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现代城市化进程,围墙似乎已经被广泛认为是进一步打造“共享”“开放”城市的阻碍之一。自2016年起,拆除围墙以建设开放街区的理念在中国盛行,但在实践中却碰到了巨大阻力。显然,针对围墙的拆与留并非仅是一个城市和景观设计的问题,而与管理制度、生活方式,甚至是处理物权等法制冲突也密切相关。这个现象不禁引起反思:我们所期待的城市“共享”,是否符合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习惯和需求呢?

 

北鲲园总平面图  ©阮昕工作室

北鲲园地处上海市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北一门西侧的剑川路与沧源路交汇处,也是“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的“T字形”区域核心点。该项目所处的“老闵行”是全国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卫星城,在上世纪60年代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标杆。伴随着该区域向科创街区转型,闵行区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希望将校园内西北角面积约10000平方米,形式“落后”的绿化隔离带改造成为校园与城市共享的“城市公共园林”,再次完成“旧”与“新”的转换。

 

北鲲园鸟瞰局部  摄影:苏圣亮

但当下的大学校园,尤其是著名大学的校园,仍是一个独立于城市的“单位”,仍需通过明确的边界以确保日常的教学科研秩序,而避免沦为“旅游景点”。在面对城市的“开放”与校园的“封闭”这一矛盾时,是否能从时空体验出发,营造相对开放(或封闭)的边界,为围墙的拆与留提出一种具有“相对性”的新选择?

 

因此,北鲲园以“庭园”作为母题,思考“墙”可以为城市提供什么——是一种形式的宣言,是一种人与场所的能动关系,亦或是一种“归隐的权利”。在这个设计中,建筑师希望创造一座可游、可坐的“墙园”,对时空体验的“相对性”给出一种建筑学的回应。

 

北鲲园平面图  ©阮昕工作室

北鲲园的建筑主体为一段东西走向,由五个片段组成,总长约 300 米的墙体。场地仍分为南北两个区域,为校园与城市分别创造视觉相连但又各有特质的多个“庭园”,与核心墙体共同构成一座“墙园”。

 

拾级而上的“大庭园”  摄影:苏圣亮

在归属于校园的南侧区域中,建筑师基于南侧的霍英东体育馆(开学与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的举办地),有针对性地补充了可用于仪式聚集和日常交流的空间。墙体与场地中保留下来的一排香樟树围合出三个露天剧场,可以成为毕业庆典后校内师生集体围坐的“大庭园”。在墙中,五个片段的交汇处形成了四个仅可容纳几人日常聚会或个人独处的“小庭园”。

 

“小庭园”平面图  ©阮昕工作室
北鲲园航拍图  摄影:苏圣亮

在归属于城市的北侧区域,十四个花池通过具有张力的形体“挤压出”多个小尺度的楔形“庭园”。花池中种植了高而密的景观草而非一般装饰观赏植物,在当下城市大尺度的建筑、街道和广场的夹缝间,营造了稀缺的“柔软”包裹感。这些小尺度的“庭园”适用于休闲或独处,可成为快节奏生活下城市居民谋求“归隐”的庇护所。

 

直达花窗的楔形城市“庭园”  摄影:苏圣亮

部分楔形“庭园”也成为连接道路与墙体的视觉通廊,将来自城市街道的视线导向墙体通透的部分。这个设计的初衷便是在保持校园领域感的同时,打破校园与城市之间围墙的隔绝性,以促进校园内的师生与城市居民在“墙园”中产生互动。因此将墙体设计成为部分“可透视”,使墙内外互动的发生予以能动地“设定”。

 

城市区域立面图  ©阮昕工作室
校园视角下的花格墙  摄影:苏圣亮

在具体的设计中将“墙园”内的互动方式设定为三种。视觉通廊的终点为两个片段的墙体交叠而成的双层花窗。双层花窗间便是校内“小庭园”,可以与相近尺度的城市“庭园”中的使用者在同一水平高度进行互动。城市“庭园”最开阔处也是墙体最矮处,可成为城市与校园之间沟通最为便利的部分,城市居民的视线可穿过花格墙“透视”校内“庭园”的景致。墙体最实处也是校园内露天剧场的最高处,师生可从“大庭园”拾级而上到达城墙垛口般的顶端凭栏远眺,此时“小庭园”也在不经意间“被发现”。

 

花窗间的“小庭园”  摄影:苏圣亮
花格墙细部  摄影:苏圣亮

作为一种形式的“宣言”,北鲲园的细节设计体现了建筑师对建筑时间“相对性”的反思。作为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北鲲园呈现了一种近似“遗迹”的质感,比更新以前显得“更旧”了。北鲲园所采用的“罗马砖”体现的是建筑师希望对建筑“老去”后的状态进行设计。“冗余”的砂浆填缝保证大多数的砖均为统一尺寸且不被切割,表面的黑斑保留了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瑕疵”。墙上的铜牌与座椅的木料均未涂刷保护层,以期通过材料的变化记录时间,并与周围茁壮的景观草传递自然在建筑上留下的原始力量。

 

栏杆上的光影与记录校史的铜牌  摄影:苏圣亮

与一般的红砖建筑不同,北鲲园的“粗粝”质感并非是追求一种复古的风格,而是衬托“精致”(如栏杆和铜牌)。尽管中国建筑在过去的三千年中仅有“院落”一种母题,但在持续稳定的空间内却诞生了繁荣而永续的中华文化。“新”与“旧”既是对立的也是相对的。建筑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并非来自其“脆薄”的物质性与风格,而源于对生活方式产生的支撑作用,即是将“院落”发展成为空间多变并富有生活情趣的“庭园”。当身处城市“庭园”并立于墙前时,“精致”的铜牌在“粗粝”的墙体衬托下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人的感官,使之如同传统建筑的匾额般,以文本的方式直截了当地记录并呈现了上海交大的辉煌校史。这亦是从城市“庭园”对校园进行一种抽象的“透视”:阅读大学的文化与内涵。

 

北鲲园位于上海交大西北角,取名来自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逍遥游》庄子

 

回应该园取名“北鲲”,庄子在《逍遥游》中即是以寓言的方式对“相对性”予以诠释,而建筑师则在设计探讨了墙所蕴含的悖论。“无用”与“有用”既是对立的也是相对的。建筑师看似“无用”地再造了一堵“遗迹”般的围墙,实则“有用”地用一座“墙园”介入到校园与城市之间的活动中,从而营造了校园的“相对开放性”:既让校园面向城市呈现了一种特殊的开放姿态,同时又保持了高校日常运营所必须的独立性。这是大学必须保持的一种仰望星空的理想,即“象牙塔”的真正含义。

 

校园区域立面图  ©阮昕工作室
花窗和树影  摄影:苏圣亮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北鲲园

项目类型:景观建筑

项目地点:上海市闵行区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9年—2021年

竣工时间:2023年12月

用地面积:10000平方米

设计单位:阮昕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主创建筑师:阮昕

设计团队:张洋(植物)、赵东敏、孔繁强(公共艺术)、吴雄尹、陆少波、罗慧超(驻场建筑师)

施工总承包:上海松翎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零号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苏圣亮


版权声明:本文由阮昕工作室,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log/33970.html

上一篇:

装配式政策 | 关于公布郑州市2024年度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名单(第二批)的通知

下一篇:

装配式政策 | 长三角区域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标准》发布

相关文章